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进步青年发出由衷感慨:“不到抗大誓不休!”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1936年,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陕北保安诞生了。这一曲激动人心的抗大校歌吸引着无数进步青年,牵动着数万人的心。

    抗大的前身是中国红军大学。“红大”于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年秋,改名为干部团,参加了长征。“西安事变”后,抗大校址迁往延安。从此,“抗大”这面光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庄严古老的延安城。

    抗大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实行“少而精”、“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国化、大众化”、“革命的、批判的”四项教育原则;对学员在政治上授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及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军事上授以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及各种军事技能。

    广大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冲破敌占区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纷纷奔向延安,投考抗大。

    在这些学员当中,既有知识青年、专家、教授,也有工农干部;既有年过半百的长者,也有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还有来自日本的反战青年。

    这里虽然没有教员,没有房子,没有教材,没有经费,但他们带着对革命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汇集在一起。没有教室,就在院子里或树荫下上课;没有桌椅,就用砖头石头做凳子,用双腿做课桌;没有教员,就聘请党政军领导来兼课。

    为了解决缺校舍的问题,学校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到山坡上开辟窑洞。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学员们自己种菜、喂猪、养鸡、开合作社,在经济上增加了收入,克服了经费的困难,改善了伙食。学校成立之初,在两天时间里,学员们就挖出了175孔坚固的窑洞,修筑了长达3000米的“抗大公路”,解决了近2000人的住宿问题。

    毛泽东对抗大师生这种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自写信鼓励说“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学习,抗大学员也感到非常愉快,他们经常在一起乐观地谈到:“将来革命成功以后,住了繁华的都市可千万不要忘记了保安的石洞,那是我们锻炼的洪炉啊!”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对抗大艰苦办学的精神十分钦佩,也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抗大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校学员数目最多时发展到3万余人。他们在抗大这座熔炉里经过锻炼以后,都被充实到抗日战场的各个角落,有的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骨干力量;有的到群众中去,到各个救亡团体里去,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战;有的留在母校,从事培养抗日干部的教育工作。可以说,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每一个战场上,抗大的学员都曾留下了足迹。正如抗大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志所说,“抗大,越抗越大”,它的旗帜已由陕北高原飘扬到太行山麓、江淮河汉,乃至东海黄海之滨了。

    抗大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在国外也有点名气?就是因为它同所有的抗日军事学校比较起来,是最革命、最进步的,最能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色大本营·延安简介 >红色大本营·延安目录 > 进步青年发出由衷感慨:“不到抗大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