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宗道章第四
法则、规矩、总体、枝节以及前因后果和关系明鉴无遗。神农氏如不亲口尝百草,就不会知晓药之性味能调理阴阳。马丹阳因躬身修性命,方悟十二穴通十二经,可理百骸。
吉莫吉于知足;
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常言道,知足常乐。老子曰: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为何如此之乐呢?因为颜回自感无愧于人,不欺心于己,心安理得,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因此,只有在生活及应对事物上,适可而止,方可吉无不利。
苦莫苦于多愿;
*:愿:贪图,倾慕,心愿,愿望。
因时顺理,坦荡平易,自然而然,应变无停,必可不招而自来,婵然而善谋。如果私欲过甚,倾慕心切,贪求无度,愿望无限,朝思暮想,以致心神疲困,身形憔悴,忧苦累累,也难成功。
悲莫悲于精散;
*:精:纯真,精诚。
在图谋功业上,如失去了精诚纯一的精神,则事不济且遭悲伤。在强健保身上,如离散了元阳之气,则百病生而悲痛。
病莫病于无常;
*:常:永恒,经常。
治国如失去了法度,朝令夕改,臣职无常规,百姓必难遵从,国纲必乱,弊病必出。
处事接物如无常性,喜怒无定,行无常操,情欲不正,饮食不定,饥饱不一,起居失常,必致百脉不调,病患侵临。
短莫短于苟得;
凡属不符于理,不合于义而得到的,偷、盗、抢、诈、明瞒、暗骗、贪赃、行贿等等,一均为苟得。不明而来者,必不明而去;不义而得者,必不义而失。犹如逆旅遇客,勉强逗留,不过暂短一时而已。
幽莫幽于贪鄙;
*:鄙:鄙陋,卑贱。
*:幽:黑暗。
深夜不足以为暗,秉灯烛犹可照亮,唯独行贿受贿,贪鄙作伪,内心昏暗,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难照明。
孤莫孤于自恃;
*:孤:单,独。
自矜自夸,视人不如己者,贤者不能进其言,智者不得助其力。项羽自恃其强,终于孤身无援,独死于乌江。因此,上无兄下无弟,不足为孤,唯有专横独裁,仗能恃强,骄傲自大的人才是孤。在亲林友丛之中,亦可叛之,离之,孤掌难鸣,走向失败。
危莫危于任疑;
若对一个人的德性和才能,没有充分的了解,尚在疑虑而任用时,将有不可设想的倾危之患。如诸葛亮任疑于马稷,故有街亭失守之后果,此是任疑才能不足的人所致。又有宋高宗任疑于秦桧,秦里通外国,陷害忠良,故有北蕃累犯中原之患。此为任疑德行不足之人所然。
败莫败于多私;
老子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私心愈重,德性愈薄。德性失,则众心厌恶。众心厌恶则处处失败。如殷纣王沉于酒色,故朝政腐败而国亡。凡事皆然,多私于亲,则处事偏袒而不公,不公则众人怨,众人怨则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