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湘赣边界诞生了第一个红色政权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那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其意思很明白:共产党要夺取政权,就离不开搞武装斗争。同样,共产党搞武装斗争,为的就是夺取政权。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和草寇占山为王的本质区别。

    毛泽东非常清楚这一点,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也非常注重这一点。

    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就是他建立边界红色政权的最初尝试。

    茶陵,位于湖南省东部边陲,古称茶乡,因居“茶山之阴”和有炎帝葬于境内而得名茶陵。

    自古以来,茶陵因其处在贯通赣湘粤交通线上的要津,系“军重控扼”之地,而有“三路襟喉”之称。

    大革命时期,在北伐军过境的推动下,中共茶陵特支领导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先后建立了农协、工会、学联、妇女联合会等组织,成立了农民自卫军。但是这一切都在“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摧残殆尽。侥幸保存下来的一点革命力量,不得不退入茶陵、安仁、酃县交界的潭湾,开展隐蔽的游击斗争。

    1927年10月21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游击至酃县水口时,曾分兵突袭了茶陵县城。

    那一次的袭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攻占了县城,砸了监狱,解救了被关押的工农运动骨干。只是因为当时的袭击,为的是牵制敌人,部队并没在县城停留,当天就离城而去。

    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茶陵。

    11月中旬,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最终在井冈山上安下家之后,准备向外发展,扩大根据地。毛泽东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茶陵。

    11月16日,工农革命军将全部主力都集中在宁冈大陇,准备攻打茶陵。毛泽东亲自作战前动员,他说:“同志们,我们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今天就要上前线打仗了!现在茶陵县城空虚,我们就要乘虚而入,来个开门红!”

    工农革命军没有让因脚疾未能随军行动的毛泽东失望,11月18日,他们一鼓作气拿下了茶陵县城,真的来了一个开门红。

    县城占领了,而且工农革命军没有像上回那样立即就离开。

    一道难题摆在了工农革命军的面前:占领了的县城如何管?国民党的县长跑掉了,县衙门无人主事。革命军要不要建一个新政权?

    带队的一团团长陈皓想得很简单:不就是一个县衙门吗?派个人去管事就得啦!他想到了一个人,就将他派了去“坐堂”,至于衙门的名称,陈皓没有想到要改,就仍然沿用“茶陵县政府”这块牌子。

    派去当县长的名叫谭梓生,安徽省旌德县人,1925年在上海法政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北伐军攻克旌德县后,他曾担任过旌德县县长。大概是因为他有这么一段经历,陈皓才派了他。

    此一时非彼一时,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工农革命军不同于国民革命军,谭梓生却一时没能搞清这种区别。他不知道红色政权的县长应该如何去当,于是,就只好一切照旧政府的样子,仍然是在那个县长公署,升堂审案,收税完粮。至于陈皓,由于旧军队的积习很深,进城后故态复萌,每日吃包餐、图享乐去了。既不去打土豪筹款子,而专找商会派军饷;又不做御敌准备,只是出出操、点点名而已。

    老百姓经过县长公署,探探头,咋咋舌,失望而去。这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新政府。

    目睹在群众中毫无威信的新政府之种种弊端,以及陈皓等军官的所作所为,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甚为忧虑。他将茶陵的情况向毛泽东写了一封汇报信,派人急送仍留在茅坪的毛泽东。

    毛泽东见信之后,深感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复信宛希先,指示:由部队派人当县长是不对的,不能按国民党那一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简介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目录 > 湘赣边界诞生了第一个红色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