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士兵委员会”是个创造
管理部队的干部立即出来反对,他们还是我行我素。

    一天,一个干部又粗暴地打骂了士兵。

    何长工直接去找王佐:“为什么有的干部还在打士兵?”

    王佐不以为然地说:“鸟是养出来的,兵是打出来的。不打不骂怎么成?”

    何长工严肃地指出:“如果这样,那么工农革命军实行官兵平等,长官不打士兵,打起仗来,大家都很勇敢,这又如何解释?”

    王佐听了笑笑说:“我可以不打骂人,可是下边的干部打骂惯了,不打手发痒,怎么管得住?”

    何长工就给他讲了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所倡导的官兵平等的原则,并要他下命令不准打人。

    王佐沉思了一会,然后一拍大腿说:“毛委员说的,我服!”说罢,就对勤务兵下令:“就说是我说的,不准打人了。以后哪个再打人,就揍他。”

    就这样,王佐的部队中干部打骂士兵的情况越来越少。

    通过教育,红军中的政治民主逐步实现,尤其是部队里原来司空见惯的打人、骂人、禁闭、罚跑、罚晒太阳等现象,逐步减少。曾经有个大队长,军阀习气比较严重,打士兵打得比较厉害,毛泽东毫不留情地批评说:“红四军里有个铁匠,把红军战士当铁打。”经过教育,部队里的官兵关系逐渐融洽,当时连里的主要干部都有马,但谁都不骑,打仗时用来驮伤兵,平时用来驮病号。

    军队里的经济民主也实行得较好。当时,连里由班长或副班长为正采买,由一个战士为副采买。每个月士兵委员会还要算帐,分伙食尾子。分了伙食尾子,有的买烟抽,有的买点麻打草鞋。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

    经过这种经常的深刻的内部和外部的斗争,部队真正达到了“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政治情绪高涨,极少有开小差的事例。罗荣桓回忆说:“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同志曾带领三十一团的三营,下山去接应二十八团由湘南返回井冈山。夜间通过桂东地区,遭到敌人袭击,部队当时被打散了,大家很着急。但第二天清晨一集合,只少了一个担架兵。谁知当部队回到井冈山时,这个担架兵早已回来了。”

    士兵委员会的设置与健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区别红军与白军的重要标志。它对军队内部实现政治上的团结,军事技术与战术的提高,干部的改造与锻炼,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和《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所评述的:“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的民主主义。”“所以在这样苦的生活中,这样激烈的斗争中,毫无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委会,其职务是监督官长,代表士兵利益,参加军队管理,对内(军队内)做政治训练,对外做民众运动,士兵委员会健全了,可以不要政治部,工作人员都可以纳入士兵委员会机关里工作,比另设政治部好。”

    中央军委在《军事通讯》刊发陈毅《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后评论道:“这里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个同志注意,如他们的编制……他们处置军中供给开支的原则(官兵经济平等,开支绝对公开)……都是在中国‘别开生面’,在过去所没有看过听过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简介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目录 > “士兵委员会”是个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