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长征中的周恩来
攻中央苏区的重要城池广昌,并编成河西、河东两个纵队,沿抚河东西两岸交替筑碉前进。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不顾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减损很多以及敌军装备精良、军力强大的情况,急忙抽调红1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红13师、红9军团、红23师,共9个师的兵力,在广昌及其以北地区同敌人“决战”,提出了“为着保卫广昌而战,这就是为着保卫中国革命而战”,“胜利或者死亡”等错误口号。广昌保卫战开始后,战斗非常激烈,历时18天。红军虽然重创了敌军,但是自己也伤亡了5000余人,占参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干部伤亡数也很大,有一个团,连级干部只剩下一个人。这一仗不但没有保住广昌,还丢掉了建宁。27日晚,红军撤出广昌,向广昌以西以南转移。这是一次与敌军拼消耗的阵地战,给红军以后的作战,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广昌之战失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瑞金开会,讨论中央红军是否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问题,讨论结果决定红军主力准备转移。这次会的时间大概在1934年5月。会后,将这个决定报告给共产国际,共产国际表示同意。从决定转移到出发,中共中央书记处开过四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决定由博古、李德、周恩来成立“三人团”,“由三人团处理一切”。周恩来说过:后来的实际情况是“三入团”主要管军事,而且是形式上的,实际仍是政治上博古作主,军事上李德作主。例如中央红军转移时党政领导干部谁走谁留下这样的大事,就没有在“三人团”讨论,完全是博古决定,并未告知周恩来。

    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撤离中央苏区,但是主管军事的李德却不积极作撤离的准备,仍然是硬打硬拼。7月上旬国民党军以31个师的兵力,从六个方向开始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地带全面进攻。李德采取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错误方针,继续同占优势的国民党军拼消耗,说什么“以一切力量继续捍卫中央苏区”。8月5日,国民党军集中9个师向驿前以北地区发动进攻。红军在高虎脑、万年亭到驿前约15公里纵深构筑阵地固守。在6日的高虎脑、半桥防御战和13日的万年亭防御战中,红军击退国民党军的多次集团冲锋,使蒋介石的精锐第89师丧失战斗力退出战斗,但自身也伤亡很大,不得不于27日放弃驿前以北的全部阵地。其余各路敌军均向中央苏区中心推进,到9月下旬,中央苏区已经只有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联成的一块狭长地区了。只是到此时,红军才真正准备出发,向新的地区转移。

    8月18日,周恩来在《红星报》上发表《新的形势与新的胜利》。文章说:在六七两月,敌人经过了重新部署兵力和修补马路碉堡,7月的下半月便进行了大举进攻的新的步聚。进攻的主要路线是以三个纵队兵力,向驿前方向进攻,企图占石城。配合进攻的有由连城方向攻汀州,西北线五个师以上兵力攻兴国;南线逼粤敌以主力进攻会昌。文章提出:苏区的形势险恶,红一方面军要时刻准备着全部出动去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文章实际上暗示了要准备转移。

    当时苏区南线的“围剿”军是粤军陈济棠的部队,他们对“围剿”很消极,对红军打打停停,占领筠门岭后就没有再前进。历史上陈济棠曾经通电反蒋,他担心蒋介石打败红军后会从福建方面抄粤军的老家,因而想与红军和谈。陈济棠派了一个认识周恩来的人秘密到瑞金,给周恩来送来一封信,说准备派少将参谋长杨幼敏和黄质文、黄旭初三人为谈判代表团,希望我们派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谈判。周恩来找何长工谈话,要何长工任总代表同陈济棠的代表谈判。周恩来说:“长工,如果我用电报通知你,说你喂的鸽子飞了,你就赶快回来,我会派一名干部在会昌等你。”

    何长工遵照周恩来的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长征人物谱简介 >红军长征人物谱目录 > 第二章 长征中的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