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横刀立马彭大将军
年水深流急,不能徒涉,要过腊子口只能从架起的小木桥上通过,此外别无他路。敌鲁大昌部为了守住甘南和岷州的天然屏障腊子口,筑有碉堡,派兵把守。9月17日,1军先头部队一举夺占了天险腊子口,击溃鲁大昌第5团两个营及另两个团各一个营,为红军迅速北上,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中央红军越过腊子口,翻过岷山,先头部队于9月18日乘胜占领甘南岷州哈达铺。哈达铺是个回汉族杂居的镇子,红军政治部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准在回民住处杀猪、吃猪肉等。红军指战员严格遵守规定,因而受到哈达铺回汉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9月20日,红军到达哈达铺休整。按照俄界会议关于部队组织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于22日在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正式宣布:中央纵队和1、3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林彪为副司令员,叶剑英为参谋长,张云逸为副参谋长,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支队下辖3个纵队:第1纵队司令员林彪(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第2纵队司令员彭德怀(兼),政治委员李富春,参谋长萧劲光,第3纵队司令员叶剑英(兼),政治委员邓发,参谋长蔡树藩。

    长征途中,红军所过皆偏僻之地,消息闭塞。红军在哈达铺看到了国民党的报纸,得知陕北还有刘志丹率领的红军部队和苏区根据地,这意外的消息实在给了毛泽东等人一个惊喜。于是,在这里进一步明确红军的行动方向——继续北上,前往陕北。这时,蒋介石急调重兵,准备在渭河一线设置封锁线,堵截红军北上。

    根据敌人的动向,陕甘支队决定23日从哈达铺出发,以一部分兵力东进闾井镇,佯攻天水,调动敌军向天水集中,主力则乘机北进,以一天6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在鸳鸯镇和山丹镇之间北渡渭河,并于27日占领通渭县的榜罗镇,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陕甘支队在榜罗镇休息时,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从敌人报刊上进一步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北方的情况以及陕北尚有相当大的根据地和一支人数众多的红军等情况。28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率领陕甘支队进至陕北,和当地红军一起保卫和扩大苏区。以陕北为抗日基地,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接着,陕甘支队召开干部会议传达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先后讲话,动员部队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同西北红军和红25军会合,到抗日的前线去。

    这时,毛泽东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豁然开朗”。毛泽东在1958年对他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此时,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心情同样是高兴,终于有了快到家的感觉。

    毛泽东、彭德怀率陕甘支队继续北上,攻占通渭城,突破西(安)兰(州)大路封锁线,经过了回民区,突破会宁、静宁之间和平凉、固原之间公路与封锁线。在青石咀歼灭敌何柱国两个骑兵连,缴获战马百余匹,取得了胜利。在胜利的鼓舞下,翻越了长征中最后一座山——海拔2928米,逶迤240多公里的六盘山,向环县、庆阳间前进。路过铁脚城,敌军骑兵尾随追来。彭德怀同第3纵队司令员叶剑英站在山头上的一座破庙前观察敌情,山下传来稀稀落落的枪声。不一会儿,枪声愈来愈紧,叶剑英手拿望远镜在嘹望。彭德怀忽然听到嗖嗖的声音像似一股风向他们扑来,他一把将叶剑英按倒,就在这时,一颗子弹从叶剑英的头上呼啸而过,“好险啊”!叶剑英对这桩事,一直铭记心头。全国解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长征人物谱简介 >红军长征人物谱目录 > 第八章 横刀立马彭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