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长征中的萧克
萧克、任弼时等人胸怀大局,立即行动。这时,湘、桂、黔3省敌军也先后集结防止6军团北进。于是他们夺路南下,紧接着西入贵州。6军团这样迂回转移,忽东忽西,使敌人难以琢磨。何键曾无可奈何地说,红军“声东击西,行踪飘忽,作圈子策”,他还破口大骂其部下无能。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是个多山多雨又相对闭塞的省份。6军团进入贵州后,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熟悉地形,没有军用地图,全靠找向导问路。贵州的老百姓对红军不大了解,听信国民党的宣传。有些人不知道“共”是什么,“匪”是什么,看到6军团纪律好,虽然打消顾虑,但称呼仍然照旧,盛情地说:“你们共匪好!”。
西征以来,6军团对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十分重视,这使他们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们走到黎平,进入了苗、侗两族聚居的清水江流域。在准备渡清水江北进时,苗、侗两族人民,积极为他们寻找渡口,收集船只,绑结木筏,架设浮桥。他们渡过清水河后突破了湘、洼、黔3省敌军共18个团的包围,强渡大沙河,攻人贵阳市东偏北约100公里处的老黄平县城——旧州。
在旧州地区,他们扣留了两个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海曼。萧克回忆,“我们扣留他们两人的主要原因,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的。西征以来,转战50多天,暑天行军,伤、病兵日益增多,苦于无药医治。我们知道几位传教士有条件弄到药品和经费,于是,提出释放他们的条件是给红军提供一定数量的药品或经费。”
萧克当时在红军中属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将领,他对两个传教士有一定的好感,因为传教士帮助了红军。在旧州教堂,6军团意外地找到一张贵州地图,上面所标的地名都是外国文字,稍懂外文的张子意说不是英文,萧克请薄复礼帮助翻译,薄复礼说是法文,于是两个人你说我记,整整干了大半夜,把萧克想要知道的与贺龙部队会合的那个方向的地名都注上了中文。这张地图对他们后来的军事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薄复礼则一直随着萧克行军,与萧克谈信仰,一起搞娱乐活动,长征途中还利用难得的休息日子聚餐。1936年4月,红2、6军团进至昆明时,萧克释放了扣留18个月的薄复礼。后来萧克从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中看到,薄复礼不仅没有诋毁红军,相反还说了不少赞誉红军的话。
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走起路来也显得轻松许多,然而,萧克等人并不知道,一个差点让他们全军覆没的危险正向他们袭来。
离开老黄平后,萧克带领部队向东前进,而敌人正在频繁调动,以近24个团的兵力对6军团实施大包围。这一切红六军团并未察觉。直至甘溪一带萧克与敌遭遇,结果整个军团被截为四段,减员严重。52团是全军后卫,遭敌包围,全团苦战数日损失惨重,18师师长龙云惨遭杀害。部队常在悬崖峭壁小路上攀行,有些部队一天一顿稀饭。中央代表任弼时患疟疾,手拄木棍指挥行动。
一天下午,6军团在石阡至镇远的敌封锁线上,击溃了敌巡逻警戒部队后,占领东去江口的路口,并向南面镇远及北面石阡派出了强有力的警戒。萧克当时最大的顾虑是倘敌人控制这个路口,堵住东去之路,这样就得回到原来不利的战略地区。幸好,他们及时控制了这个路口。并在当地老猎户引导下,深夜进到一条人迹罕至的谷涧水沟,从沟底鱼贯而东。这时,南北两面的敌军发现红6军团主力,两面夹击。掩护部队借地形进行有效阻击。第二天天亮,掩护部队改为后卫,随大部队走出了深谷,站在谷口亲自指挥的萧克看到了正在东升的太阳,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回忆说:“这是一个极端紧张而又关系到全军团大局的军事行动。直到现在,一经忆起,心胆为之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