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二万五千里烽火
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那上面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

    就是这份旧报纸让毛泽东找到了长征的最后目标地点。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刘志丹“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惩奸除恶的天鞭。”这位“陕西罗宾汉”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牺牲后,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1934年和1935年间,刘志丹领导的红军迅速扩大,1935年在刘志丹的统一指挥下,红26、27军在国民党五 六万人的围剿中,仍可以解放6座县城,使陕甘、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了陕甘苏维埃政府,共控制着陕甘边境22个县。

    刘志丹生前生后都遭到政治厄运。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刘志丹此时正关押在牢房里被政治清洗,幸被毛泽东派人营救出来。1936年2月,刘志丹奉命率军东征,横渡黄河进入山西,准备去河北和热河前线对日作战。部队在汾河流域遭到蒋介石和阎锡山部队的阻击,在战斗中牺牲,年仅32岁。他的遗体被送回陕北,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

    在刘志丹牺牲26年以后的1962年,一部以他的生平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康生定为反党小说。《刘志丹》小说案株连之广,最后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时定为“西北反党集团”,把西北大部分司局长以上的干部都划了进去,打了几百干部。不仅西北干部,长征过来的南方干部和后来参加审查这个案件的干部都未能幸免。九泉之下的刘志丹对这些自然是不可能知道了。

    决定长征的会议

    由于军事和政治上的各种不确定,红军在路上会议频繁,可谓是一边开会,一边行进。从下面的重要会议召开的周期就可发现,平均每个月都有两次会议。这只是被载入史册的会议,还没有计算那些沿途随时随地召开的小会议和临时会议。当时红军是集体领导制,制定一个决策需要考量诸多元素,而毛泽东则是从这些会议中逐渐崛起。最重要的当然是众所周知的遵义会议。

    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改变原定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而取西入贵州。

    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日,放弃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

    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1日,决定在川黔边建立新的苏区。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17日,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

    鸡鸣三省会议:1935年2月4日至5日,决定反攻遵义,张闻天成为中央最高领导。

    扎西会议:1935年2月6-9日,决定恢复白区工作,重新整编红军,决定回师遵义。

    白沙会议:1935年2月15-16日,决定二渡赤水。

    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决策三人团。

    会理会议: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批评部队中的“右倾情绪”。

    泸定会议:1935年5月31日,决定过雪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并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地下党组织。

    两河口会议:1935年6月26日,决定北上陕甘建立根据地,准备实行松潘战役。

    黑水芦花会议:1935年7月18-22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并集中讨论了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

    沙窝会议:1935年8月4-6日,增补了几位红四方面军将领进政治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1934—1936)简介 >红军(1934—1936)目录 > 第八章 二万五千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