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记赵登禹烈士
在华北平津一带,一提起七七事变,人们自然会想到二十九军官兵的英勇抗战,也自然会谈起第一个为国捐躯的赵登禹将军……
跟随冯玉祥将军初显身手
赵登禹(1898—1937.7.28),字舜诚,一八九八年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山东素有练武传统,受此影响,赵登禹少年时期即与其兄登尧拜师习文练武。
登禹刻苦认真,膂力过人,对太极、八卦、少林等各种拳术及刀、枪、剑、棍诸种兵器,都有功夫。尤其是徒手夺刀,赤手夺枪,真杀真砍,更是令人看了惊心怵目。
登禹与登尧自幼刚毅正直,嫉恶如仇。他俩崇尚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矢志当兵,作一国家干练人才。一九一四年春,弟兄俩步行千里,历尽艰辛,到西安投奔西北军,在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当了兵。冯玉祥十分重视体操武术,这样,登禹弟兄便以武艺出众受到冯的赏识。一九一六年,冯玉祥的部队调到平津之间的重镇廊坊驻防。一天,冯玉祥将赵登禹调到身边当随身护兵。自此赵在冯身边达六七年之久,成了冯的忠实卫士。
一九二一年,冯玉祥升任第十一师师长,二次入陕,旋任陕西督军。冯玉祥得知其上司陆建章(曾任陕西督军、代理大总统冯国漳的高级顾问,一九一八年七月策动冯玉祥等反对段棋瑞政府对南方用兵,被皖系徐树挣诱杀于天津)的眷属被洗劫污辱一事,与当地有名的土匪头子郭坚有关,便设“鸿门宴”请郭,企图借宴会之机杀郭为陆建章报仇。不料埋伏者都争相偷看冯与郭对盏,将屏风挤倒,郭见势不妙,起身便走。埋伏者乘机上前拦阻,郭身壮力大,埋伏者哪里抵挡得住?说时迟,那时快,赵登禹在旁挺身上前,施展其练就的武功,有如缚鸡一般,将郭坚按倒在地,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赵登禹这一手,众目昭彰,不仅使人们对他的高强武艺更加佩服,而且更赢得了冯玉祥的信任。
一九二六年九月,冯玉祥率西北军在绥西五原县城誓师,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
时赵登禹任梁冠英师的旅长,参加了西安解围战役。其后,赵又率部到陕西凤翔剿匪。围城三日后,赵于夜间率敢死队登城,守匪惊溃。赵指挥部下,找开粮库,救济饥民;将土匪抢劫的财物,登册招领,亲临督监;放回被匪徒抢去的妇女,重与家人团聚。至今凤翔一带老人谈及此事,犹啧啧感念。
一九三零年,阎锡山、冯玉祥联合讨蒋,赵登禹任第四路军第二十五师师长。
是年秋,赵部又缩编为第一零九旅,赵任旅长,隶属于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驻山西辽县(今左权)一带练兵。
喜峰口抗日立殊功
赵登禹从入伍当兵充任冯玉祥的卫士,到带兵打仗,都出生入死,冲锋在前。
他多次负伤,作战勇猛如虎。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各界群众和爱国学生纷纷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恢复国土。第二十九军官兵积极响应,表示誓死保卫祖国,克尽军人天职。赵登禹统率的第一零九旅官兵积极宣传抗战,排演抗日救国戏剧,邀请东北流亡学生到部队报告东北形势。赵登禹利用演出之机,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为题,号召全旅五千健儿,枕戈待命,与敌血战。全旅官兵抗日情绪极为高涨,一齐高呼:“誓死保卫祖国,收复失地!”“战死沙场,不当偷生怕死的孬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有的战士还咬破中指,血书明志,誓死报国。但是。由于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调处,下令中国守军避免与日军冲突,致使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侵占了我东北沈阳、鞍山、抚顺、长春、辽源、吉林、锦州等重要城市,除马占山将军率部在齐齐哈尔一带坚持抵抗外,其他部队均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