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四、一江山岛之战
1955年的一江山岛登陆之战在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和中国军队现代化作战上都有标志性意义。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海门椒江口台州湾东南方,南距大陈岛11公里,北距头门山岛8公里,东北距高岛12公里,西南距琅机山20公里,西北距海门35公里,分南江和北江两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占据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认为,大陈岛是“台湾的北大门”,而一江山岛则是“北大门的门闩”。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以海岛作为跳板骚扰大陆沿海地段,同时也由于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新政权迫切想要解决的领土和政权问题,中国军队在1955年发起了一江山岛战役。这是针对台湾问题的最卓有成效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采用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方式。一江山岛战役后,国民党的浙东岛屿防御体系遭到破坏,而且军队从大陈岛不战而撤,随后,美国加强了协防台湾。它是理解今日中、美和台湾问题的一个关键之地。
1955年1月17日晚,张爱萍几乎一整夜没合眼。
从三年前他被调任为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参谋长开始,这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军就在谋划攻打台湾海峡大陈列岛之事。计划一推再推,因为朝鲜战争牵涉大量兵力,中国不宜再开始一场新的攻坚战;因为攻打大陈列岛必定会涉及到美国的反应和态度;因为军队内部自身意见的不统一。
但最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在张爱萍到任之前,退居台湾的蒋介石就已经开始利用华东沿海星罗棋布的岛屿,空袭和登陆骚扰大陆沿海地区。蒋介石的空军仅仅在1950年就曾经8次轰炸上海,5次轰炸南京,2次轰炸杭州。在张爱萍到任之前不久,1952年1月28日,金门的国民党军队登陆湄州岛,抓走居民300多人。
42岁的新任华东战区参谋长张爱萍提出的解决方法是,登岛作战,“单纯防范不是办法,要坚决夺占沿海敌占岛屿,把他们赶到海峡的另一边”。“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他后来回忆时说。
在国民党针对大陆的海峡部署中,最关键的两个犄角是,北边正对着浙江的大陈列岛,以及南面正对福建的金门岛。
抢过海峡,登陆小岛,攻占它占有它的难度究竟有多大?1949年10月24日至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0兵团28军攻打金门,结果,登陆部队3个多团9086人全军覆没。第10兵团司令,同样身经百战的叶飞总结说,最重要的教训是国民党军队有完备的海军和空军,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在空中没有空军掩护,海上也没有海军支持。跨过海峡登陆作战,需要不仅仅是陆军的攻坚,更需要陆海空三军的协调作战。而张爱萍本人,正是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作战者。
在大陈列岛的登陆作战方案中,究竟先攻取哪个岛,也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大陈岛是整个大陈列岛台方攻防体系的核心,如果攻下大陈,其它岛屿自然垂手可得,但是大陈防御完备,而且距离大陆距离又远,解放军难以形成对登陆军队的有效支持。
作为大陈列岛门户的一江山岛成为最理想的选择。当时的台湾国防部部长俞大维曾经说,一江不保,大陈难守。距离大陆较近的一江山岛又在大陆岸炮的火力攻击范围内。因此,一举夺取一江山岛,从而威胁,进而进攻大陈,成为作战方案的最佳选择。
为了选择登陆地段,张爱萍对航拍照片一张一张翻来覆去看。最终选择了西北角的两个突出部。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选择。一旦时间确定,也就确定了攻打一江山岛,从而攻占整个大陈列岛的方案。但是在台湾海峡的任何一场军事行动都相当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共产党的任何举动都需要考虑到美国的反应。没有人希望引发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尽管他们已经隐秘地在朝鲜战争中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