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〇、北大荒:“你说你想要一场革命”
丰饶与荒芜,它的广阔与寒冷,或者谈论人在这片自然上创造的奇迹,人们总是谈论在其中振荡不休的青春,那青春犹如绕梁三日的琴声,美妙绝伦,但终究因为消逝而悲伤。

    肖复兴和他的朋友们并不是第一批从城市赶往荒原的青年。1955年8月16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上,包括杨华在内的5个北京的年轻人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成立北大荒青年垦荒队的宣言: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要员,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云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1932年出生的杨华在他20岁时,已经是北京市石景山区黄村乡的乡长兼团委书记,但是青年人的热血激励着23岁的杨华离开北京,去那些军人们已经去的地方,开拓新的边疆。他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宣言的两周后,杨华从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手中接过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带领着同他志同道合的青年们来到北大荒。从此,他就一直生活在那片原野,除了到北京参加表彰会议和到全国各地做报告,他再未离开。在杨华到达荒原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全中国有14披垦荒队员来到北大荒,他们按照自己故乡的名称,成立了“天津庄”、“河北庄”、“哈尔滨庄”8个青年集体农庄。

    “知识青年”们大规模地涌入北大荒,正是在肖复兴们怀抱宏伟想法,揣着天安门照片启程前往荒原的那一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报道,报道的编者按中引用了毛泽东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真正无需说服的正是青年。后来成为作家的肖复兴说,“是的,那时,我们就是这么可笑”。

    肖复兴回忆,自己为了能够加入赶赴北大荒的青年行列,几乎接近所能。同样回忆起自己年少奔赴北大荒的作家陆星儿说,“序幕的时间背景是1968年。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号召,又一次搅动了神州大地。那时的我,恰恰是一个极容易被口号鼓舞的热血青年,为加入第一批去北大荒屯垦戍边的革命行列,我用一把并不锋利的铅笔刀割破手指,写了血书以表决心。回到家,面对已同意哥哥、姐姐去新疆支边的母亲,我讲了卓娅和舒拉的古诗,他们姐弟为保卫苏维埃共和国前赴后继现在,我已无法想象当初讲故事的那幕情景了,是天真可爱,还是天真可笑?那时的我,心里装的只有‘战天斗地’的激情和诗意。离开家时,我简单的行李里裹着一部描写开发库页岛的长篇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青春年少不怕山水迢迢,古时的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浪漫被新的建设的浪漫取代。“整个十里长街所有的家庭都开始忙活了起来。家家都在那儿杀鸡剖鱼——家长们希望子女把好饮食吃个够,丰盛的饭席上却弥漫着惶恐的气氛,放佛孩子们再也吃不到好东西了。家家户户哭声恸地,长辈们悲切的情绪让孩子们感到不满:我们马上要去迎接火红的青春,你们没来由哭什么?真是一群思想落后的小市民。”作家郑九蝉写道。

    同一时期的西方,1968年的反叛浪潮席卷了整个青少年,从巴黎到华盛顿。1968年5月巴黎的学生和政府之间的对抗让全世界瞩目。它最终导致了总统戴高乐宣布议会解散,重新选举。在美国则盛行着摇滚乐、大麻、罢课、游行。“中产阶级的孩子们”渴望品尝“革命”的滋味儿,就好像他们去尝试性爱与毒品一样,他们想要尝个鲜。林登·约翰逊从白宫出来,让司机绕着广场转了一圈,他说,他想看看嬉皮士们,美国年轻的一代。而尼克松则说:我们发觉我们自己在物质方面很富裕,但在精神方面很贫乏我们四分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简介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目录 > 二〇、北大荒:“你说你想要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