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二、卖光诸城
    1994年诸城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让这个小城成为当年和此后一段时间内的风云地标。诸城市在山东东南角,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0处乡镇、3处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7万人口,1987年撤县建市。这个城市因为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知名,比如公冶长和刘墉。但是在1994年,一位大胆的市长在诸城采取的卖出产权的国企改革方式,让当时还在激辩国企改革究竟改往何处走的中国为之一震。

    1992年,陈光36岁。一年前,他刚刚由潍坊团市委书记调任诸城市市长。鼻梁上的一副金边眼镜让这位新来的市长显得文质彬彬,但是后来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个体态略胖,看上去颇为儒雅的年轻市长办事风格却雷历风行,而且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没有人记得陈光当年在诸城主政的气势,但是从随后陈光在其它地区的所作所为却也能一窥这位新市长的行事风格:

    1997年6月,陈光从诸城调往菏泽担任地委副书记和行署副专员(半年后被任命为专员)。一篇报道说,那天,陈光在黄河大堤上忽做惊人之举,他“心海如潮,豪情勃发,双膝跪地,对着黄河连磕了三个响头……大声喊道:黄河!母亲!您的儿子来到您身边啦!”

    还有一幕是陈光在拆迁现场办公的景象。一栋市值机关干部居住的楼被划入拆迁范围,但是无人敢对居住其中的官员下达拆迁命令。听闻此事的陈光将荷泽市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师请到楼前,对着摄像机镜头说:“今天机枪架好了,我看你们谁往枪口上撞。”所有的摄像后来都没有剪辑,直接在电视台播放出去。

    彼时的陈光已经因为他在诸城的举措成了改革的风云人物。而5年之前,他仅仅是一名新来的市长,我们已经无从寻觅他当年的举动,因为不像日后,作为风云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媒体的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只能想象当日陈光的激烈和豪情。这些举措将诸城和陈光都推向了一个激烈争论的风暴之中。

    这场风暴概括成几句话平淡无奇,尤其是在今日看来。1996年出版的《诸城企业改革探索》中说:“诸城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改革。与以前的企业改革相比,这次改革对公有制企业的产权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革和重组,对诸城市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改革都产生了较大的震动。”

    如此而已。但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已经成为常识的事情却总是在中国引发过无数次的争论和辩驳,而且争论双方的人都有可能因为这场争论的成败而前途尽毁,或者名誉扫地。比如,1976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或者经济改革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是否应该放开价格的讨论,是否应该相信市场的讨论。

    《诸城企业改革探索》中描述了发生在1992年诸城的这场国有企业改革浪潮的背景。1992年3月,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印发了《清产核资总体方案》、《清产核资方法》和《清产核资资产价值重估实施细则》等文件,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其目的是摸清国有资产“家底”,以解决国有资产“跑冒滴漏”和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那时候大家关心的仍然是如何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如何高效率利用国有资产的问题。

    于是,两个月之后,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诸城市对市属150家独立核算企业进行了资产清理,并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结果把诸城市的领导惊呆了”。他们发现:

    第一,绝大部分企业负债率很高,净资产很少,甚至许多企业资不抵债,近仅市属国有改制企业负债就达8.77亿元,全市企业负债率达到85%左右。相当多的企业成了没有资产的空壳企业。

    第二,国有资产跑冒滴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简介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目录 > 四二、卖光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