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家世和青少年时期
阀横行的横山,生长出这样一位‘离经叛道’的怪人,其被人辱骂与打击,是必然的,在被剥削的贫寒的农家,其将反抗与还击,亦是必然的啊!”

    一九二五年大革命的风暴,激荡于全国的时候,高岗还不过是十九岁的青年,他投入了革命的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奔走于西北高原的大风沙里,为着组建党组织红色游击队而斗争着。

    “提起了‘老刘’‘老谢’,人们便不能不提到高岗同志了。他们建立了红二十六军,创造了陕北的苏维埃,历任中共(陕西)省委、红二十六军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十五军团政委及政治部主任等职。

    “在这些艰苦斗争中,高岗同志,以机警、英勇的天才,冲破了重重的困难,经历过无数的生死危险,而开辟了陕甘宁边区这片光明的新地。每当他和人们谈到‘西安脱险’、‘化装木匠’等等故事,他是多么感叹而又欢愉的啊。”

    二、小学拔尖生追求革命真理

    高岗从小伶俐聪颖,对新鲜事好奇、感兴趣。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农村,引起了村谈家议,众口一词“清朝完了”。都说三岁稚令的娃娃怎么能当皇帝,连自己穿衣吃饭都要人侍奉,怎能为万民办事……。这些国家大事传到小高岗的耳朵里,他好奇地打烂沙锅问到底,问父亲:“大大,皇帝是做什么的?”他父亲给他讲“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官,不劳动,不种地,不做工,还吃得好,穿得好,风不吹,雨不洒,歌舞相伴,住在皇宫光享福。”从此,在他脑子里种下不满皇帝的种子。

    1915年冬,高岗进了武家坡武老师私塾冬学。1916年夏,因家贫,高岗给本村高万才放羊,有饭没工钱。同年冬继续上学念书,念、。他聪明心灵,记性很好,钻研好学,所念过的两本书,用沙盘写会背熟,时有过目不忘之说。

    1917年春夏,高岗到安定县的杨家山,揽工放羊,挨打受骂,从那时起他就对富豪的愤恨像种子埋在心里孕育。秋季,高仲来看到高岗天资聪颖,先妻临终遗言常在他心上萦绕着。加之他们祖辈没文化,吃尽苦头,倍受村里村外欺凌,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有点出头之日。正好一个看相先生说高岗脸上有将帅才气,从而深深触动了高仲来“望子成龙”的思想念头。同时,高岗的顽烈个性,刁抉无良,他看下难以驾驭,将来也不是种庄稼的材料,坚定了送子上学的决心。于是,在翌年送高岗到邻近的米脂县龙镇小学读书,并起官名为崇德。他对子女起名很讲究,什么崇义、崇德、崇礼,是专门请赵相林先生起的,赵相林发现二愣有才智天资,企想培养“德才”皆优,故取官名“崇德”,含有高尚、修德的双重寄托,重于德的修养。“高岗”这个名字是1928年陕北特委派往延安做兵运工作时用的化名,在陇东搞兵运时用字“硕卿”。

    龙镇小学赵相林先生,治学有方,在陕北享有盛名,师高第子巧,马明方、刘澜涛、汪洋等高级干部都曾经是他的学生。高岗是赵先生的拔尖生,他头脑聪颖,学习用功,但难以驾驭,把书桌垒起坐朝点将,被赵先生责骂,经常挨戒尺打。赵先生对这个调皮学生,经常用提问题回答,写仿拔毛笔等方法考验高岗的学业、智力和毅志,也似有以示惩罚、治服他的因素。可是,他所提问题,高岗回答如流得体。赵先生发现他有一定的辩才、急才和智力;高岗是全校学生写仿唯一拔不起毛笔的学生。高岗的魏碑写的较好,就是赵老师手下打的底子。赵先生认为他颖悟性好,有坚韧的毅力。功课常常满分,赵先生是个爱才若渴的教师,对这个调皮的学生学习渐渐抓紧,甚至给“偏吃偏喝”,专门给讲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清朝垮台、民国诞生的过程和道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进行重点培养超常教育了。同时赵相林建议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岗简介 >高岗目录 > 第一章 家世和青少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