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八 毛泽东的情愫
立三来到时,主席什么准备也没有,只是招呼勤务员:“客人来了,倒杯茶。”见面后,主席平淡地说:“你回来了,也好。你在东北的情况怎么样?”李立三是满腔热情,看样子是一心想好好汇报汇报,以便主席了解自己的情况,但看见主席不怎么爱听,也就讲不下去了,主席心中有数,不能让李立三激动。更奇怪的是李立三穿一身美国军服(美国给中国的“救济物资”),还得意洋洋,主席看见很不高兴,事后吩咐后勤部发给他一套干部服。

    主席看人不仅从大处着眼,而且也注意一些具体小事,诸如观察你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等,透过这些现象,了解你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品德、性格等。比如,我在国外呆久了,养成了说话时好打手势的习惯。西方人认为打手势可以加重语气,主席去不以为然,他认为年轻人在长者面前、在上级面前,不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也就努力改变这种西方人的习惯。

    主席和我闲谈的时候较多,但从未讲过对任何一们政治局委员的看法。政治局开会时,他最重视不同意见的争论,而且善于启发引导展开争论,在争论过程中,他善于吸收大家意见中的有益成份,并在自己头脑中加工。所以他起草的文件、指示和电报等,各委员很少提出修改意见。这种把各方面有益的东西迅速而及时的吸收过来,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再用来指导革命和建设,实在是主席最高超的本领!他也常常教导干部们都这样做。

    主席很重视地方干部,他讲过“外来干部和地方干部必须团结,必须反对宗派主义倾向,也要反对‘山头主义’。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成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内才能生根成长,否则是不可能的。”他强调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要互相取长补短,他特别讲到:“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拿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刘志丹牺牲之后,毛主席召集陕北的老同志开会,征求大家意见。大家说:刘志丹、谢子长牺牲了,按资历就数高岗了。当时高岗在内蒙工作,主席把他调回来负责西北局的工作。其实高岗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有限,特别是他品德不好,但主席当时并不了解这些。

    高岗但任了中共西北局书记后经常向主席汇报工作、反应情况,还算格守职责。康生搞的“抢救运动”,他也向主席反映这些作法过激,主席都是很重视的。只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高岗急急忙忙跑到东北去“工作”,接着但任了东北局第一副书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他是一心想过大城市生活,追求享乐,而把大西北丢下不管了。到了全国解放以后,高岗更加放肆,忘乎所以,主席对他的看法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主席深入群众,关心群众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更是毛主席的宗旨。要为人民服务,就要了解情况,就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他的至理名言。主席调查研究的范围是很多、很广、很丰富的。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已为人所共知,其实这类调查他是随时随地进行的,从不放过一个机会。

    主席从重庆谈判归来,精神不佳,身体不适,又加上江青的纠缠、捣乱,使他不得安宁,根据苏联大夫阿洛夫的意见,我想了许多办法,想找个安静的环境,让他的精神放松些,尽快恢复健康。后来他同意到柳树店原中央后勤部疗养院去休养一段时间,其实也只住了一个礼拜。但在这一周中,他把柳树店前前后后的村庄跑遍了,和每个村庄群众都谈过话。

    我出于安全的考虑,提醒他:“主席,这个地区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简介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目录 > 〇八 毛泽东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