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7、反右派斗争正式展开
“1957年5月18日的晚上,我在邵荃麟那里聊天,顺便向他请示一下有关《文艺学习》的编辑方针,因为韦君宜当时下乡去了,《文艺学习》的编务是由我主持的。我跟邵荃麟很熟,几乎无话不谈,虽然在职务上他是我的顶头上司,但我对他完全没有下级对上级那种拘谨,他对我也完全没有上级对下级那种严肃。那天晚上,他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对我畅谈他在浙江视察时的种种见闻(他当时是人大代表)。他在杭州召开过几次文化界人士座谈会,鼓励大家大鸣大放,帮助党整风,收效甚大,人心大快。(到了十年动乱期间,他这些行动都被说成是‘煽风点火’了。)对于《文艺学习》的编辑方针,他强调要‘放’,大胆地‘放’。……我们正谈得起劲的时候,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邵荃麟连忙走过去接电话。不到两分钟,他登时脸色苍白,手腕发抖,神情显得慌乱而阴沉,只是连声答应:‘嗯!嗯!’最后只说了一句:‘明白了。好!我马上就来。’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9点20分了,肯定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重大事件,要召开紧急会议。他放下了电话,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周扬来的电话,唔,转了!’至于究竟怎样转法,他没有说,我自然也不便问。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叮嘱我一句:‘咱们今天晚上的谈话,你回去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暂时也不要采取任何措施,例如抽掉某些稿子,这样会引起怀疑的。’我知道他马上要出去,就连忙告辞了。”(《风雨年华》)

    倒霉的黄秋耘,刚刚按照整风精神写了一篇措辞尖刻的《刺在哪里》,批评文艺界领导人,此时刊物已经付印,他想撤回也来不及了。不久,中宣部下发了10个准备批判的言论集,黄秋耘名列其中。

    显然,周扬在电话里告诉邵荃麟的,就是毛泽东决定要反击右派,就是《事情正在起变化》。当时,《事情正在起变化》只是发给党内高级干部阅读,圈子很小,依丁玲当时的处境,她绝对没有阅读的资格,即使看到了,她也不会想到与自己有什么关联,她决不会把自己同“右派”联系在一起。

    就连党组副书记郭小川,也没有听传达的资格。周扬给邵荃麟打电话那天晚上,他很闲在,写了几行诗,读了一会报纸,十时半睡下。一个月之后,郭小川才在陆定一那里看到这篇文章。

    为什么传达范围如此小,保密程度如此高?《事情正在起变化》中说:“现在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于我们越有利益。人们说:怕钓鱼,或者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现在大批的鱼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并不要钓。”中宣部主要领导读到这里,会意地笑了,或许会想,让丁陈再猖狂一个时期吧,让他们自己去走到顶点吧!

    6月8日之后,整个政治形势急转直下,丁陈问题的讨论处理也随之升级了,中央书记处直接过问此事。李之琏说:“从此,对丁玲、陈企霞问题如何处理,不再提交中宣部讨论,由部长直接向中央书记处去请示。有一天我接到通知,要我去参加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别的议题结束后,由陆定一汇报丁玲等问题的处理情况。他没有讲两年来全面的处理经过,只说中宣部在处理丁、陈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按原来中央批准的结论处理;另一种意见是以张际春和李之琏为代表的主张改变原来的结论。彭真听了部长的汇报后,急着插话问:‘周扬怎么样?他也要翻案吗?’部长没有正面答复,只含糊其词地说:‘周扬没有什么不一致。’……邓小平同志最后只表示:‘意见不一致可以讨论,党内民主嘛!由你们宣传部去讨论好了。’”“中央组织部安子文部长也参加了这次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会后,他把我找到中组部去问明情况。我向安子文又介绍了分歧所在和发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简介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目录 > 7、反右派斗争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