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游击木兰


    农友们赶紧起来把团体结紧,结紧了团结好打那土豪劣绅。

    诗的通俗与体格的新奇,当时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后来才得知,刘象明其实是个不乏追随者的大诗人!为了革命,才丢了诗:为了革命,又拣起了诗。

    可惜,再也读不到他这“奇形怪状”的诗了。这还不到两月时间,麻城邱家畈举义时的7名县委委员,就有5人相继喋血刑场!黄麻的情形可见一斑。黄麻不能回,山上不能呆,队伍里的失望和悲观时有显现。比如比较普遍的两种说法,其实就是典型的悲观失望情绪。

    工农革命军的第七军,在风雪交加的木兰山,终于在暗无天日的白色恐怖之中,陷入了令人疼彻心肺的彷徨动摇的低谷。顶着寒风,铺着草铺,栖身破庙、山洞的吴光浩,看着呆滞的太阳,数着天上的寒星,反来复去都是一句话:“我们的枪丢不得,有了枪才能打倒地主阶级,才有我们的出路。丢了枪就不能生存,不能胜利!”

    当然,“分散活动”在打罗家岗后,也是他提出来的,可他提出“分散活动”的目的是要消灭敌人。敌人尚未消灭,出路却无法选择。即使是冰天雪地的破庙、山洞,也不能做长久的栖身之地。深深地,他陷入了极度苦闷的思考当中。

    还有戴克敏、汪奠川、曹学楷、戴季英、徐其虚、廖荣坤等许多中坚分子,也提出了不少建议,然都经不住推敲和论证。时间又是这么紧迫,多犹豫1分钟,就会多出1分钟的流血和牺牲。

    一天深夜,吴光浩与戴克敏、曹学楷等人正在商讨“方向”问题,破庙周围突然枪声大作。他们纷纷跳起,准备应付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就在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还不如到黄冈去。”

    一句话,“嗞嗞”作响的火花一样,一下子就燃烧了吴光浩的思想,“怎么就想不到黄冈呢?”他边跑边想,“黄冈的回龙山、大崎山不都有党在组织农民起义吗?听说还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黄冈,就是黄冈!”至于如何说服同志们,在一跑一颠的奔命时节,连“讲话”的腹稿,他都异常清晰地打出来了:

    同志们,目前,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势力正处于低谷,而革命条件却不可能消灭,并在增加。反动派愈压迫,群众愈要革命。共产党杀不完,地方大,而敌人空子多,巴掌打跳蚤是容易落空的。我们照党的主张,自己多想办法,坚持斗争下去,总有一天会搞出名堂来。现在,木兰山不能立足,黄麻又不能回去,那我们就到黄冈打游击。到了后半夜,虽然他的“讲话”没有一字不漏地合盘托出,除留曹学楷、徐朋人等人坚持就地斗争之外,第七军的大队人马,在吴光浩、戴克敏和汪奠川的统领下,却踏着冰雪,连夜向黄冈转移。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第七军终于27日到达黄冈县北部的大崎山。同木兰山一样,此时的大崎山也是一片冰凉的银装素裹。寒风潇潇,群山肃立。

    急驰一天一夜,第七军在到达大崎山的那一刻,确是一支连背上都冒着汗的“疲惫之旅”。不等安营扎寨,细心的吴光浩一面令大部分同志在山上隐蔽休息,一面将第三队队长廖荣坤叫到他跟前:“部队初来乍到,疲惫自不必说,同志们的肚皮也得填一填。现在,我给你10名战士,第一,到山下镇子里侦察侦察,看有没有国民党的大股武装;第二,也可说是主要任务,弄些吃的回来,权充部队的晚饭。怎么样?老总。”

    “没问题。”吴光浩一提他化装国民党上尉军官的事,廖荣坤不由自主地就笑了。经过侦察,他们没有发现国民党的大股人马,只在乡公所背后的小山上,看见几个穿长袍马褂的家伙,正陪着八九个国民党兵在大吃大喝。

    “妈的,他们倒会享福!”不等廖荣坤发话,他身边一战士就愤愤不平地发了言:“看到没有,队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简介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目录 > 第九章 游击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