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九章 游击木兰
起了母亲,甚至想起了少不懂事时的许多往事……无论如何,这是他的父亲,是这个世上唯一给了他生命的父亲啊!可他绝不犹豫,革命至此,已是离弦之箭:“拖过去——就地镇压恶霸地主王建禄!”

    队员们将王建禄拖进了董家岭子的一片树林,“呼——”的一声,“山崩地裂”的枪声,在黎明前的黄麻大地终于“作”出了到1931年12月即出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的王秀松的“春秋”之章。

    然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战士,1932年夏天却死在了张国焘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的魔掌之中。当时,红军在一片树林里宿营,王秀松把脚泡在水桶里正在伏案工作。通信员突然通知他去开秘密会议。一夜过去了,他却再也没有回来——在“左”倾机会主义肃反扩大化中倒下了。年仅31岁!

    而给他扣上“改组派”的帽子,并最终惨遭杀害的唯一理由就是他的剥削家庭出身。

    但是,王秀松大义灭亲的壮举至今都被人歌颂——

    共产党员王秀松,一颗红心似火红。

    率队革除恶霸父,为的人民不受穷。

    听罢曹学楷的“故事”,吴光浩等人不得不为“故事”的曲折、生动、甚至于残酷而深深地感动。

    吴光浩说:“看来,不只是我们游击的同志经受了一次炼狱般的磨难。就地坚持的同志,更是艰苦卓绝。不过,诚如克敏所言,有了这样的经历,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可能阻止我们发展、壮大,以至于走向胜利的步伐!”

    但是,敌人和反革命分子却不以为他们的进攻和打击,仅仅只是为了锻炼革命者的决心和意志。第七军一回到木兰山,便又遭到敌人的不断进攻。而黄麻地区又成了敌人进攻木兰山的“大本营”,且木兰山靠近武汉,部队集中活动甚为困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吴光浩派出的交通员才得知,湖北省委已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同志已经壮烈牺牲。攻占黄安时的“留守司令”刘镇一也同时遇难。因此,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逐步走向成熟的第七军领导人便在洪界山召开会议,决定改变斗争策略。除曹学楷、戴季英、徐朋人等坚持就地斗争之外,将部队编为四个短枪队,分散游击,隐蔽活动,准备在适当时机打回黄麻老区。

    会后,汪奠川即率一队人马南下黄陂;戴克敏、徐其虚率一队人马北出黄安;王树声、廖荣坤则率队东进麻城,沿途联系群众,侦察敌情,打击反动势力,以备接应部队全部返回黄麻地区。而吴光浩的一队人马,则直接进至河口以北,逼近黄安县城,为部队全部返回黄麻占据有利地形。

    同时,这四支短枪队的活动,都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用‘昼伏夜出、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北进’的游击原则,时聚时散,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争取红枪会、仁义会群众,加强地方工作,联络当地以及从暴动区跑出来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依靠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公开和秘密的斗争。”

    从3月中旬到4月初,短短的20几天中,这四支短小精悍的短枪队,即先后在通往武汉的大道上,镇压了麻城福田河民团团总彭汝霖;打死了被黄安县人民称为“曹屠夫”的黄安县公安局局长。不仅为“二次暴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曹学楷、王秀松、吴焕先、戴季英等新老坚持就地斗争者的“里应外合”,更闹得黄麻敌人的“大本营”里啸声四声,劫难不断。革命影响不断扩大,劳苦大众闹红的情绪日益高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简介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目录 > 第九章 游击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