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五、段祺瑞下野后的北洋残景
职。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北京政府指责悲剧的产生是因为背后有人鼓唆。无可讳言的是,在民国的学运和工运等民众运动中,暗中挑动的各派“坏人”固然有之,但大部分年轻人的爱国义愤却是真真切切的。可叹的是,世间有多少因爱生恨的人生悲剧,便有多少因爱国而误国的悲情历史,类似的运动和惨案,之前有之,后面更有许多。

    惨案的发生与战局的变化,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着奉直联军的步步逼近,段祺瑞的手下却试图拉拢原属皖系吴光新旧部的唐之道师里应外合,与奉军一起将城中的国民军赶出去。段派人马的异动立刻引起了国民军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的警觉,他们在4月9日率先包围了段府,以示警告,而段祺瑞则在受到威胁后暂往东交民巷桂乐第大楼躲避。两日后,鹿钟麟将前总统曹锟释放,并试图以此拉拢吴佩孚共同对付奉系,但此举被吴佩孚断然拒绝。13日,国民军退出北京,撤往南口,而奉军、直鲁联军、吴军相继进入京城。段祺瑞也随后返回执政府并宣布复职。

    但是,吴佩孚此刻已经不允许段祺瑞继续做执政,而奉系也对老段没了兴趣。4月20日,段祺瑞在命胡惟德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执政职权后宣布下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下野了。当天下午,在直鲁联军的“礼送”下,段祺瑞和安福系的一彪人马如梁鸿志、曾毓隽、许世英及其亲信部属吴光新、曲同丰等人离开北京,永远的告别了民国的政治舞台。

    在车过廊坊的时候,段祺瑞命列车停留十分钟。在四个多月前,他最宠信的徐树铮便在此遇害。原来,在段祺瑞做成临时执政后,本在外国游历的徐树铮也兴冲冲的于1925年底回国,并随后来到北京到处活动,企图再次出山。

    但是,冯玉祥并没有忘记徐树铮在七年前擅杀自己的恩师陆建章一事,当时国民军控制了京津一带,对小徐是非常不利的。段祺瑞似乎也感觉到点什么,他一见到徐树铮便说:“这时候你回来干什么?”说完,老段便撵他快走。

    但小徐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他在北京待了近半个月后才准备经天津南下上海,但就在去天津的路上,徐树铮在廊坊车站被人刺杀了。据国民军的说法,是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为父报仇,但真实的情况恐怕只有国民军自己最清楚。

    在列车重新启动之后,段祺瑞仍旧打开车窗西望,久久不肯离去。此时的他,显得是如此的苍老,这只北洋之虎,已经再没有昔日的威风了。

    在这次下野后,段祺瑞真的远离了纷繁多变的政治漩涡,只在家中吃斋念佛,下下棋,写写字,不再过问世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并试图拉拢段祺瑞出来做代理人。为防止段祺瑞为日本人所用,蒋介石在1933年1月21日派人将段祺瑞从天津接到南京,在乘船过江的时候,蒋介石率一批高级将领亲自前来迎接并执弟子礼(蒋介石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前统一由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送出,段为学堂督办)。随后,段祺瑞便定居在上海。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因胃溃疡引发大出血而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段祺瑞的病,可能与其长年吃素有关,但医生和亲友建议他进点荤食以提高抵抗力时,段祺瑞坚决拒绝并表示:“人可死,荤不可开!”……足见老段性格之倔强。

    临终前,段祺瑞写下亲笔遗嘱,谆谆告诫后人:“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所谓自立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由于段祺瑞生前信佛,其葬礼也是照他的遗嘱以居士礼简葬。在各界名流的吊唁中,有几副挽联特别显眼,一副是冯玉祥的:“白发乡人空余涕泪,黄花晚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简介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目录 > 五五、段祺瑞下野后的北洋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