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食文化的兴起
    大约在十年前,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关于吃的文章,我认为中国人最强烈的欲望就是吃,并且现在这个吃字,以“口乞”组成,因此写过一个中篇小说,取名《口乞》。接下来,我背着一台286电脑闯北京了。刚到北京时,最担心吃不饱肚子,也确实如此,记得住小庄的时候,天天到楼下去吃刀削面,便宜。实在忍不住时,才到馆子点一个炒菜,要一瓶啤酒,一碗米饭,那感觉真是好,可惜一餐要吃十几块钱,有负罪感,担心断粮。后来,稿子发得多了,解决了吃饭问题,转而自己开伙,讲究美食了。

    自己做菜多起来,免不了想吹嘘,跟几个熟人吹嘘不过瘾,写出来发表。当时在《中国有色金属报》编副刊,稿子先在自己版面上发,也往外投,发得最多的属《人民政协报》,当时紫訾编稿,她竟然用黑体字排,每周一篇,我自己做不了那么多菜了,开始写外面吃的菜,强烈感觉到吃在文化上的地域分野,差异十分的大。同是凉拌黄瓜,在湖北切片,切黄瓜最见刀功,切得跟纸一样薄,搁碟子里,薄薄撒一层盐,像给清甜的日子给一些咸味,所谓蝉翼之割,是那样薄的黄瓜片,有唯美的成份在里面。北京呢?将整条黄瓜横起一拍,且美其名曰“拍黄瓜”,我感觉拍黄瓜极其粗暴,在今年全国烹饪大赛上,有一组比赛叫游刃有余,赛刀功,主持人王小丫问我,到北京感觉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就说拍黄瓜,很粗暴。王小丫说,她到北京感觉拍黄瓜很好。我想,这就是食文化的地域性冲突与认同。味觉乃人的最主观的感觉之一,也属经验性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家乡的菜味道最好。

    可以说,最开始的食文化写作,不是一种自觉写作,因为地方走得多,还有在地质队时代的“野蛮之食”,写了许多的趣味,一些在吃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与想法,写得多起来,我才体会到,食是中国历史和现在最丰富的文化载体。食有窄的地域性,也有普遍性,跟地理、气候、农耕、习俗、移民等等人文积淀相关,中国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积淀起来的食文化,用一生的时间也写不完。先哲老子在论治国,竟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用煎小鱼来比喻治国,不要随时翻动它,以防碎了等等,这是食文化的入哲。像“脍灸人口”,说切得很细的烤肉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后来发展成评价文章的专用语。中国的食文化,还有特殊的一面,其他国家比不了。虽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口味,但中国传统中的药食同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到李时珍的,都从食性和药性出发,对各种食物与矿物食药功能作了经典表述,中国有食养的传统。到了后来,我不由对中国的食文化产生了敬畏之心,开始悉心研究。在中国,每一种经典食品,或者经典菜肴,都可以找到它的文化的根。

    从袁枚、东坡、李渔等等文学家的著述中可以发现,食文化的研究起步很早,可能与“君子远庖厨”这个理念有关,食文化流源甚远,却又少有当代的研究者,只有文学家的一些闲笔,比如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等人写过一些食文化的文章,没有体系,想哪写哪,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点缀。我想,可能与中华民族长时间的饥饿记忆相关,当吃好成为奢侈行为的时候,食文化就无地生根。

    直到20世纪末,全民族进入温饱阶段,从吃饱上升到吃好的层面,中国多彩的丰富的食文化才得以复活,全面兴盛。近年来,上海的江礼旸、广非的沈宏非的食文化著述都十分活跃,还有老猫、洪烛、阿坚、车前子等人,也写过许多食文,在台湾那边,则是食文化的人才辈出,打造了一本本的纸上盛宴,对弘扬中国食文化功不可没。

    电视对食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和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届“全国烹饪大赛”,它由“满汉全席”这个常规节目进行选拔赛,然后进入复赛和决赛,在2003年的第二届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生就是一场觅食简介 >人生就是一场觅食目录 > 食文化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