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一 被误读的晚清改革
    (根据雪珥北京演讲录音整理综合)

    地方离心造成政权瓦解

    几乎所有的史料都证明了:清王朝、几千年的帝制在那武昌城头一声炮响,在几个潜伏在军队当中的会党一闹事之后就土崩瓦解了,王朝就毁了。

    为什么几个潜伏在军中的帮会势力一闹事儿,一个王朝就垮了?因为国家本身已经四分五裂。清王朝这么庞大的一所房子,它的基础已经被淘空了。不用强烈的地震,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有可能垮掉。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我们一直说的其改革不彻底,恰恰是因为它改革太快了,超速翻车。传统史家通常不认可这种观点,或者说有意回避这种观点。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权力的再分配。大家都认为,当权的人应该把权力释放出来,但权力分解后是不是就能出现彼此制衡、大家都有发言权呢?未必。

    放权有两个不同的路径,一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放权,一是对过度庞大的行政权力进行约束,将其中的司法权、立法权剥离出来,互相监督。晚清的立宪改革,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它的目标是建立三权分立。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政权一权独大。地方的知县、知府,所谓的父母官,既掌握行政权,又掌握司法权,甚至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立法权。宪政改革就是要对这种行政权进行约束。但在实践过程中,其日益成为中央政府向地方的放权,从一个中央政府的“大集权”变成18个行省的“小集权”,行政权还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督,反而造成了行政权上的一种分离主义倾向,地方日益离心,最为宝贵的中央政府权威就这么丧失了。

    保路保的是什么

    在当时大清国那样的财政状况下,一穷二白,改革和发展都需要国家有相当程度的集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民间财富不应该再分散。在这点上,最典型的就是铁路的建设。到了1909年宣统年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富既是带动地方的富裕,也是带动建设者自己的富裕。中央政府此前就顺应民意,允许铁路大量民营。但事实证明,铁路的民营造成了国家财富巨大的浪费,出现了很多“死路”、“僻路”,更关键是造成了效率低下、贪污盛行。

    引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喊的口号是不让路权流失给老外,实际上它真正和中央政府争执的是:民营的四川铁路公司有300多万被老总拿到上海炒股票亏了,他们要求中央政府在收回铁路时,拿财政来补贴这个损失。盛宣怀坚决不同意,反驳的文书中就说,中央政府拿的钱是全民的钱,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权力来补你的窟窿。

    民营的17个铁路公司基本都是乌烟瘴气,都比原来的国有企业更腐败,因为没有人监督它。国有企业至少还有官方的纪检机构盯着,虽然它形同虚设,但“有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些。民营企业什么监督机构都没有,就是那么几个领头的人说了算。

    四川公司和中央政府谈不拢,董事会就要折腾,他们高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骂中央政府卖国,把路收回去是卖给老外。其实中央政府是借外资来推进铁路国有,但这就成了卖国。川路的股东很多是地方的小地主,不明真相,为自己的血汗钱着急,加上革命党利用这机会,派人到四川去把水搅得更浑。朝廷只好从武昌把端方的新军调到四川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暴动就成功了。

    权力下放要刹车

    清代的放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大清王朝这下子可能撑不住了,南方有太平天国,北方有英法联军,真的叫“内忧外患”。咸丰皇帝又死了,两个寡妇加一个年轻的亲王,三个年轻人,恭亲王最大,也才28岁,慈禧26岁,慈安24岁,三个年轻人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简介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目录 > 附录一 被误读的晚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