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纪90年代出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博士曾经居此,小巷自然就多了些书卷气。

    然而,因为对旧时代历史人物的长期诋毁,这条巷子里本应弥漫着的节烈气、英武气和书卷气全都没了。左看右看,有些气象的旧宅院根本没有,最有分量的建筑就是眼前这栋不大不小的六层居民楼,但它遮了半条胡同的阳光,也遮得我心里黯然了不少。

    再回望小巷,贴墙处只稀稀拉拉立着几棵无精打采的白杨树。

    是的,根本没有苍然的桐树。

    也就是说,章士钊在京的第一处故居已经不复存在了。

    章士钊为何坚决不入革命党?

    是他害怕了?他曾是国内最激进的《苏报》的主笔,连当朝皇帝都敢骂为“载湉小丑”(结果酿出轰动一时的“《苏报》案”,撰稿人章太炎入狱服刑,被“二章”所力荐的《革命军》作者邹容瘐死监舍),那他还有什么话不敢说?他连暗杀组织“爱国学会”的副会长都敢出任(会中有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并组织过行刺清廷前任广西巡抚的行动,还有什么大事不敢承担?

    是他厌倦了?刺杀未遂,租界巡捕将刺客缉捕归案;他身为主谋,逃跑尚来不及,但却天真地于当晚跑进巡捕房意欲与被捕者“一商对簿时如何立辞”!结果巡捕们只问了几句就看出破绽,遂当场将其扣押审问。偏偏他又不会说假话,供出自己的住所。于是,包括黄兴在内的一大批同党相继入狱。在狱中他意气消沉,竟说过出去后欲往西湖边开个小牛肉店的没出息的话!于是有人猜测他是怕再遭牢狱之灾,故厌倦了政治活动。

    细细想来,他倒也真的是怕了——但怕的是自己的才力不够,不足以胜任秘密的革命活动。几年的风风火火的体验,特别是这次被捕入狱,使他对自己的短处看得更明白了:

    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

    是的,以他的资历,若加入政党,岂不要负很大的责任,这反倒会对革命大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他怕。

    而且,他也真的厌倦了——投身革命以来,他已看到了革命党人只重行动不重理论的隐患。他认为,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国民,而不仅仅是死上多少个烈士换取多少个权臣的头颅。

    他甚至预言过:

    党人不学,妄言革命,将来祸发不可收拾,功罪必不相偿。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却一直未能在中国确立,社会反倒更加动荡不安,这正应验了章氏的不祥预卜。

    那时的章士钊就认为,他不适宜投身政治活动,只可能走“苦学救国”的路,他要在理论上发愤学习,为唤醒大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老袁安知士钊之志哉?所以尽管大总统对而立之年的章士钊极为青睐,无奈章不仅不识抬举,反倒“恩将仇报”。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晚他正在总统家里与袁共进晚餐时,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暗杀的电报传来。袁拿着电报叹:“遯初(宋教仁字遯初)可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章士钊听得极不舒服,第二天即逃离京都,潜往上海。

    上海司法机构逮到刺客后,竟顺藤摸瓜揪出国务院秘书洪述祖,又从洪的信札里看到了内阁总理赵秉钧的影子!赵总理乃袁大总统的老部下,于是,袁便被有罪推定成了最大的嫌疑犯。后来,刺客死于上海狱中,而赵秉钧猝逝于直隶总督任上(赵因宋案已改任斯职)。这一下,全国人民都成了推理破案的侦探,在国民党报纸的导向下,都认定大总统即幕后主谋。尽管袁世凯曾催促赵秉钧前往上海接受法庭调查,也尽管官场都知大总统待宋教仁不薄,最要紧的是,迄今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袁与宋案有涉,但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