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对现今的人们来说,李大钊是个遥远的存在,遥远得已经不太真实了。
照片上的李大钊,平顶,圆脸,一副敦厚长者模样,而最明显的是他唇上的那一抹浓密的胡子。长时间以来我有一种错觉,认为这位中共的主要创建者是一位年岁不小的长者。
是胡子连累了他。
李大钊是不讲究穿戴的,但他对自己的胡须倒是很在意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清末民初,男子蓄胡还是有身份的人的一种时尚。不信你看,从北方的大总统袁世凯,到他之后的北洋大帅、将军们,大都是威风凛凛一把胡子;而南方的革命党首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人,也无不是这般留胡节不辱的尊容。学者们也多以蓄胡为美,鲁迅就曾在回国返乡时被绍兴老乡错认成日本人,只因他鼻子下面有一抹如同隶书“一”的黑胡髭。也许古戏文里的白面书生让人看腻了?彼时有条件留须的军、政、商、学各界男子,多以拂髯捻须为美。胡子成了民国初年有身份者的“身份证”。
我读过许多张李大钊的照片,从不同时代的留影来看,他留胡子的历史竟近生命的一半之久!早在北洋法政学堂时,他就开始留须,那时,他不过才二十岁上下,照片上的同学们没有一个像他这般模样。倒是在日本时的一张照片上,他的脸上没了胡须,脸庞如同常人一般清爽,不知是在异国时他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还是屈从于严格的日本国的教育制度不得不剃去?回国后的照片,他都是一把大胡子的傲岸形象,无论是与《宪法公言》同人们还是与“少年中国学会”同志们的合影,总是他一个人留着标新立异的胡子,让人一眼就能从众人中认出他来。
在没有电视与大量报刊的时代,剪掉胡子甚至可能剪掉一个政治人物的厄运。
此有二例。
革命党首领黄兴在上海租界内从事秘密活动时,因书呆子气的章士钊的不慎而遭逮捕,恰巧事发前他刚刚剃光了自己标志性的八字胡。会审时,尽管洋法官觉得面前的嫌疑犯有些像清政府通缉照片上的要犯黄兴,但他一口咬定自己就是被误捕的同乡官吏的李姓随员。洋人本来就分不太清中国人的模样,见下巴光光的“李某”一喊冤,便稀里糊涂地把人放走。黄兴因之逃过一劫。
还有那位在北洋时代已沦为落伍者的“南海圣人”康有为,在张勋复辟失败后,为潜逃出京,也不得不剃光了胡子。为此,报章将其狠狠羞辱了一通。
但李大钊没有改变外在形象。有资料说,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4月6日那天,侦缉队队长雷恒成率人冲进前俄军兵营时,一下子就从这傲然不驯的大胡子上认出了李大钊。确是胡子连累了他!
越来越多的材料显示,李大钊是有可能幸免于难的。
最早是他称之为“弱男吾友”的章士钊夫人吴弱男劝他马上离开北京的。那还是他搬进苏联使馆三个月的时候,吴女士借为儿子办理签证事进入苏联使馆,找到李大钊,劝他马上去苏联,之前可以化装离开东交民巷到她家躲藏。不过,章士钊对夫人预言过,以他对守常的了解,他是不会走的。果然,李大钊对吴弱男说,自己尚有工作,走不开。
中共天津地区负责人王德周回忆说,当时,他曾劝李大钊带北方区党部撤离苏联使馆。李大钊的回答是:
不要太胆小了。中国军阀看帝国主义,那是无上的,东交民巷,不容许中国武装入内,是载在条约上的,哪能例外呢?他们对我们是没有办法的。
被捕前两天,那位名士朋友杨度通过章士钊再托吴弱男转告他:张作霖已派人与外国使团打好招呼,近日将入馆搜捕!
李大钊还是没在苏联人的掩护下出走。两天之后,他成了奉张的囚徒。
直系失败后离开政坛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