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权与相权
后才决意废除这一制度的。从他们君相之间自开国以至最后李善长一家都被族诛,明太祖的不断谋划,事后看来,还是很显然的。
徐达在相位的时间最短,他又是四个丞相之中唯一未被处决的人,所以在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之间,有关宰相制的废除的迹象并不多。可以略去不说。
首先要说的,应是朱元璋与李善长二人之间的变易。李善长是在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将之时,便与他在军中共事的旧人,他们原是相交极厚,彼此非常相得的。李善长是个极有智计,料事多中,并且极有决断,敢于任事的人。史家说他是,“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很确切地道出了他的特点。正由于此,他在作为郭子兴的一个部将的参谋之时便已极为有名,引起了郭子兴的注意,郭曾很有意把李善长从朱元璋的幕中选拔出来,作为他自己帐中的参谋。那时的朱元璋对李善长正在倚信至殷,认为谁对他的帮助也赶不上李善长,如何舍得让他被调走?但是郭子兴的谕令他又不敢违抗,真是去既难舍,留又不能,陷入了极其为难的困境。同样,李善长也不愿离开朱元璋而另图高就。一则是因为他在朱元璋这里是居于首席谋士的地位,真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心意互通;转到郭子兴那里,会变成人微言轻,哪里比得上这里?其次,就是他后来常常夸说的,他早就看出朱元璋生有异禀,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所以他才乐意一直辅佐着他。李善长不愧是个“多智计”的人,他对郭子兴的拔擢想出了很多辞谢的方法,通过多方说项,终于使得郭子兴既不怪罪,又摆脱掉了他的选调,仍旧留在朱元璋的幕中。经过这样一番周折,朱、李二人的情谊又更增进了一步,合作得更见尽善尽美了。
在天下未定之时,李善长和朱元璋二人之间,实在是日见亲厚,有似如鱼得水一般。这由于李善长确实很有才干,而又勇于任事,多谋善断,很多决不待时的事,他都能抓紧时机,不多和人商量,独自及时便办妥了。朱元璋得他这样相助,真是事事都可放心,省却无数麻烦。对于朱元璋来说,在他连年征战,削平群雄,以迄建国之时,李善长确是一个兼具萧何与张良二人之长的人物。在军中,李善长是“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指挥作战和组织供应,他都兼管到了。在建国之初,一切有关政、经等项的法规和制度,以及郊社宗庙等等的礼节和仪制,也都是由李善长亲自加以制定,或者由他率领有关诸臣,一一加以制定的。明代建国之初,论起功来,无论就任何方面来说,李善长应为功臣之首,实在是众口一词,并无争议的。朱元璋对于这一点也很明白,所以在最初封公的六人中,李善长是居于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在为他封公的制词中,明确地把他和汉初的萧何为比,也正显然表明了当时人们对他的一致的看法。
朱元璋和李善长的相离日远,最后竟成为相互有敌意,是在建国之后才逐渐开始的,也就是帝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而引起来的。这也是情势不同,利害各异,因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在逐鹿中原的军中,敢于任事,当机独断,原是极可赞许的长处;而在建国之后,则不免被目为独断专行,为已登大位的皇帝视为不能忍受的行为了。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无代无之,所谓“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便正说明了这个。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便泛舟五湖;张良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便飘然远引,从赤松子游。这些事之所以为历代论者叹赏称许,便是由于他们能够看清时势的变易,而情况有异,能够早自为计,洁身而退的缘故。李善长辅佐朱元璋建国,有类于范蠡和张良,但在功成身退上却绝异于他们,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雄猜之处又绝不逊于勾践和刘邦,甚且尤有过之,所以二人在建国之后,共富贵时,便难于搞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