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权与相权
他知道挤走他的虽然是胡惟庸,而在暗中作为主谋的却还是李善长。他怀着一口恶气离京赴任,暗中却下定决心,要设法加以报复,出出这腔怨气。他虽远在广东,对李善长的所作所为,却时刻加以注意,一点也不放过。到洪武九年(1376),他把李善长的不法行为已经搜集到了很多,便和与他同时做过御史大夫的陈宁合疏参劾李善长,列举了李的种种罪行,认为李善长实已犯有“大不敬”之罪,不能不予以严惩。这一疏文递得正合明太祖的心意,他想到汪广洋与李善长和胡惟庸原本就很不和,如今有了这本劾疏,嫌隙就更显然,如果把汪又调回中书省,胡、李二人定多顾忌,再不敢相互勾结,常事欺瞒了。主意打定,立即便予施行,于是就在洪武十年九月,先将胡惟庸升为左相,同时又把汪广洋从广东调回,重进中书省,又任为右相。他这样做,用意很深。升任胡惟庸为左相,是因为办事还想靠他,予以晋升可以具见倚畀之意;再则,调回汪广洋,胡不免会有些惊疑,有此一升,也是加以平复。汪广洋调回,不过是作为耳目,是要让他起点妨碍作用的,但又不必过于妨碍,以致或竟会至阻碍正事,做个右相,稍有差别,倒是正好。他的算盘打得很好,但实际上却又一点也没能够如他所愿。
汪广洋没能如明太祖所愿,有很多原因。从他自己这方面来说,他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一力疏劾李善长是由于负屈被谪,一腔愤怒,才鼓起他的劲儿来的。既经官复原任,他自觉总算有了公道,便不愿再行多事,那样就不合乎“君子不过为已甚”之道了。更有甚者,他觉得自己那么力攻李善长,而疏入之后竟然毫无影响,可见他的根基之固,再去惹他,未免也太不明智了。他和胡惟庸共事的半年中,虽说受到过抑压排挤,但对胡的办事能力和圣眷日隆,则是印象极深;胡又晋升左相,更加深了他的深得帝心的印象。有了这样的看法,所以汪广洋对李、胡两人便都“敬而远之”,对他们既不表示亲近,也不敢再找麻烦,只想以虚与委蛇,作为自保的得计。从胡惟庸那一方来说,明太祖何以要把汪广洋调回中书省,用意所在,他是很清楚的,最初当然既很不快,也不免稍有顾忌。但是他对汪广洋一向颇为轻视,以前同为右相,他又是个新手,尚且没把汪广洋放在眼里,如今他的位置较高,更加觉得并不足惧。经过三两个月的观察,觉得汪广洋比以前似乎更加怯弱,于是不但不因而稍形收敛,反而更加恣纵起来。
把汪广洋调回中书省重任右相,是明太祖解决帝权与相权之间的冲突的最后一着。这一着的失败,使他很是气恼,打算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制的想法,至此已初步形成。但是废除历代留下来的制度,绝非易事,他只有耐心等待,寻求机会。但是他已毫不隐讳地公开表示对相臣的不满,常常敕责他们,为废除这一制度开始创造条件。恰好从他征战多年的大臣刘基(伯温)突然暴卒,一时有很多不利于胡惟庸的传说,朱元璋觉得这倒是个很好的机会,他想由此根究,也许便能打开局面。他认为刘伯温被胡惟庸命人用毒药加以谋害一事,汪广洋一定会很清楚,因此便把汪广洋召入宫中密加询问,想从他那里得到证实,并听到更多的细情。刘伯温与胡惟庸一向不和,刘的死有很多暧昧可疑之处,汪广洋原也是都知道的,但传说纷纭、事例不一,又都没个确据。他是个持身以正,小心谨慎的人,既不愿捏造事实,入人以罪,也不想传布谣言,行涉轻薄。他采用的是息事宁人、一了百了的办法,对于刘伯温被害一事,竟说一无所知,看来外间传言,纯属子虚。他还借机向明太祖进言,以为如此轻疑相臣,似非圣君所宜有。他这些话,大有站在胡惟庸一边,为他辩护的意味,使得朱元璋不由分外恼怒:调他回来,原是让他做个耳目,看住胡惟庸,随时作些密报;如今竟然成了胡的一伙,如此昧良辜恩,岂可加以容忍?大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