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万历——三案的造因者
太后之上也加上同样的徽号。这便成为他们之间的,最先订下的一个协定。

    冯保虽不为首辅高拱所喜,而与次辅张居正却一向相交甚厚,高拱所以不高兴他,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张居正和高拱由于徐阶的事已经弄到了势同水火,在穆宗临终之际,更是闹得很难共事。那事也是冯保惹出来的。照例,皇帝去世总要拟出一道遗诏,昭告世间。这遗诏,向来也都是首辅一人的工作。但冯保为了想把自己的名字加入到顾命大臣之列,便在暗中约了张居正,想要由他们二人先就同草遗诏。不想事机不密,却被高拱赶来冲散了他们,高拱责问张居正道:“我当国,奈何独与宫人草遗诏?”高拱问得理直气壮,张居正只有赤颜谢过不已,实在感到很是难堪。冯保对于这些又很清楚,所以他便径自前来与张居正商议如何赶走高拱,并且向张居正提出了要做到两宫皇太后一体并尊的先决条件。赶掉高拱,晋居首辅,张居正当然极为高兴,但那条件却又使他为难。因为获居首辅,德业也很重要,这并尊为太后而在徽号上有别,那是当年彭时、李贤为阁臣时硬顶住了宪宗的生母订下来的,一时极为世所称颂,连宪宗朱见深都曾暗派中官夸赞他们,说是“上意固如是,但迫于太后,不敢自主,非二公力争,几误大事”。彭时、李贤以持正而大获时誉,他张居正却要出头打破这个办法,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因此,张居正很久都难决定是否可以应承这个条件。但是,从此得为首辅,又不再受到高拱的压抑,这种诱力终要大些,使他终于答应了这个条件,并在由他主持廷议时,议定了,尊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仁圣、慈圣,铢两悉称,真做到了并尊无异的地步。

    与冯保内外串联的同时,高拱也在匆匆安排着他的谋划。冯保夺回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想把自己的名字添进顾命大臣里面,使他怒不可遏。他上疏以主上年幼为言,说是为了免于中官专政,最好免去司礼监批硃等权,以之还归内阁。提出了重要的改革意见。同时,他还命给事中雒遵和程文二人合疏力劾冯保,准备二人的劾疏一入,他自己便立刻拟旨,把冯保逐出宫外。他安排已定,很不自秘,还把一切都告诉了张居正。张居正表面上唯唯诺诺,暗中却把这一情况迅速通知了冯保,要他预为准备,先行下手。冯保利用高拱在阁中痛哭大行皇帝时曾说过“十岁的太子,如何治天下”的话,稍加改动,告诉两位太后说,高拱竟说“十岁的孩子,如何做天子”!显然有不臣之心。这话不仅使两位太后极为震动,就是那个十岁的皇帝听了,也不觉为之变色。这样,驱除高拱的决定,便在宫中早已定下了。

    高拱万没想到他会遭到暗算,次日一早,他便来到阁中,静候消息。不久,果然便有中使传谕,说是两宫太后召集阁臣入宫,要宣读太后和皇帝的诏书。高拱满心以为所要宣读的诏书必是认可处分冯保,于是高高兴兴,立即率领众人入宫。不料,入宫之后他才知道,被处分的不是别人,却竟是他高拱。两宫太后宣示了高拱的种种罪状,并即予以罢斥,命其即行出京。这个意外的骤变,有如晴天霹雳,直震得高拱跪伏在地,不能转动。最后还是张居正搀他起来,把他掖扶出宫,才得离去。

    逐去了高拱,张居正便即晋位首辅,这次的首、次辅之争,干得最是迅捷,真是短兵相接,胜负立见,前此后此,都没有过。但是事情还没就此完结,冯保深恨高拱,必欲置之死地。不久,却巧有个叫王大臣的人,身着内侍服装,混入宫内,一直走到乾清宫的近处才被捉获,送到东厂。那时冯保已兼管东厂,便想借此致高拱于族罪,便和张居正商量,看是如何入手。为了免除高拱或会起复的后患,张居正自也赞成。于是二人商议妥当,命冯保的家仆辛儒勾通王大臣,交给他一把刀,让他说是高拱被罢斥后心怀怨望,特派他来行刺皇帝的。借事构成谋逆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案始末简介 >三案始末目录 > 万历——三案的造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