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从伟大武功到伟大公公
    儒家武士的没落,是从北宋年间的慕容氏开始的。生于公元1170年左右的黄药师,是江湖里最后一个武功达到绝顶境界的书生,此后的儒生武士便再没有了绝顶人物。

    在江湖上,有一个名字最狂野、最张狂的教派,叫作“日月神教”。

    但讽刺的是,这个组织的头目东方不败先生完全没有这种功能。他和教名里那个张狂而粗鲁的动词完全沾不上边。

    这个明显名不副实的教派,却拥有至少数千名信徒,远远超过了释家的少林和道家的武当,更超过了首脑以儒生自居的华山。

    像东方先生这样没有健全功能的人,是怎么能够超越释道儒三家,吸引众多拥趸的呢?要剖析这一现象,让我们先从大约400年前的时代说起。

    的时代,是一个武学繁荣、百花齐放的时代。当时最伟大的武功大多被收藏在三个顶尖牛叉的图书馆:一个叫还施水阁,是慕容家开的;一个叫琅嬛玉洞,是逍遥派开的;一个叫藏经阁,是少林寺开的。江湖高手们挖空心思,都想到这三个牛叉的图书馆里去看书。

    开这三个图书馆的,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一个是佛家。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座圣殿交相辉映,鼎立武林。

    我要说的是开办了“还施水阁”的姑苏慕容家。他们的末代领袖慕容博以鲜明的儒生形象纵横江湖——“那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相貌俊雅,穿着书生衣巾”。他是个儒家积极用世的践行者,志在修齐治平、兴复故国,哪怕成功率几乎是零,却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虽陨身而不恤。

    在当时的江湖里,作为儒生的他武学思想最为桀骜,提倡以直报怨,其核心精神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相比之下,虽然道家一脉的逍遥派也有狠辣的折梅手和贪婪自私的北冥神功,佛家的少林寺也有“大韦陀杵”这种专门上演大石碎胸口的粗暴绝技,但都不如慕容家“用你的办法杀死你”来得这么偏激和极端。

    然而,在里,这个文采风流的慕容家轰轰烈烈地牛了一把,充当了一回武林的风暴眼,然后就无可挽回地衰败了。不管是宋、辽、西夏还是大理、吐蕃,乃至江湖上一切的势力和存在,都嫌他们太闹腾、太偏激了。他们是众矢之的,是威胁、是麻烦、是刺头。

    金庸的武学史长河中,儒家武士的一角塌陷,正是从慕容氏的衰败开始的。

    这种衰败势难挽回。到了南宋,生于公元1170年左右的黄药师成为了金庸江湖里最后一个武功达到绝顶境界的书生。让我们记住黄药师的形象——“穿一件青色直缀,头戴方巾,是个文士”。

    这是武侠史上最后一个伟大的儒者形象,是孔孟门生在江湖最高殿堂上的绝唱。自黄药师之后的那些儒家武士,无论杨逍、张翠山、陈近南、陈家洛还是余鱼同,不管再怎么风流机巧,终究都是二三流的人物。

    在儒家武士沉沦的同时,大约公元1160年,随着一个叫黄裳的人以《万寿道藏》为基础,写出了一本叫《九阴真经》的书,道家的武士迎来了辉煌的时代。

    此后大约一百年的时间里,《九阴真经》被抬到一个极其崇高的地位,甚至被称为“天下武学之总纲”。

    黄裳的继任者王重阳延续了道家武士的辉煌,他的武功被称为“玄门正宗”,他创立的全真教成为武林第一门派,他本人也成为无可置疑的天下第一高手,在“射雕三部曲”中留下一个高不可攀的背影。

    哪怕是一贯骄傲的儒生黄药师,也不得不用诗歌表达对道士王重阳的仰慕和服膺:“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或许是吸收了儒家武士衰败的教训,道家的《九阴真经》温和了太多。它一上来就开宗明义——“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你我皆凡人简介 >你我皆凡人目录 > 从伟大武功到伟大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