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忆灶温
,也非常诙谐,他能将古文字学的知识非常显地讲给我听。记得有一次停电,好像停了很长时间,一支蜡烛点完了,我又换了一支,放在茶几上,他告诉我,蜡台要放在书柜上,“高灯下亮”,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个知识。那时他非常喜欢看戏,对地方戏也不排斥。隆福寺后面当时有个很小的剧场叫东四剧场,来了一个河南小城市的豫剧团,主演好像名叫肖素卿,是一位二十多岁但确实颇有功力的女演员,每晚轮换上演豫剧传统剧目,可见她能戏甚多。只是剧场只能上三成座儿,着实可怜。陈梦家先生非常赞赏这位肖素卿,也拉着我浅们全家去看她的演出。我正是从那时开始看豫剧的。

    陈梦家先生是浙江上虞人,不仅兴趣爱好十分泛,在口味上也是兼容南北,他那时常去灶温吃饭,也是因为路途近的缘故。从他家出来穿过轿子胡同到孙家坑,对面就是灶温,很便利。灶温就是他介绍我家去的。

    灶温的面食品种很多,做得也很精致。店堂虽小,永远是座无虚席。那里的小碗干炸、家常饼和“一窝丝”做得最为出色。

    小碗干炸,实际就是炸酱面。面当然是手工切面,软硬适度,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嘱咐厨房煮软一点儿或硬一点儿。炸酱面端上来,绝不是一大碗黄酱炒肉末,而是很精致的一小碗,上面汪着油。肉是肥瘦成比例的极细小的肉丁,是切出来的,而不是剁出来的。酱是用一半甜面酱、一半黄酱兑成,在油中反复炸过,去掉了酱腥味。一碗小碗干炸的量,至多拌两碗面,也就是一个人份量,如果是两个人去吃,则就要两份小碗干炸了。一碗炸酱面加上时鲜蔬菜的面码儿,会吃得非常满意。

    家常饼是最普通不过的面食,但灶温做出来的,却又迥然不同。饼的大小绝非如同今天粮店卖的大饼,直径只有五寸左右,色泽金黄,外酥内软,只有三四分厚的饼,可以揭出十几层来。

    灶温最有名的面食当属一窝丝,这种一窝丝也可以称之为油酥饼,其状如饼,直径只有三四寸,厚度却比家常饼要厚得多,用筷子从中间一挑,顿时散为丝状,既像面又像饼。一窝丝的功夫全在和面上,以油揉面,再拉如面条,极细,盘成饼状,在锅中烙成。灶温的一窝丝比较油腻。半饱之后吃一个即可,多了则有些吃不消了。

    近年台资在北京开了几家半亩园中式快餐,其中有一“抓饼”,每个售价五元,基本上类似灶温的一窝丝。“抓饼”到了半亩园,身价自然不同,上桌时是放在特制的小竹筐中,下面垫上白色的花边纸,华贵得很了。

    当时灶温面食的价格仅比一般切面铺或二荤铺稍贵有限。因此三教九流都会光顾,店内大呼小叫,倒也实在自然,无论你是知名人士或是推车打担的劳动者,一样坐在粗木板凳上得到同样的享受。陈梦家先生是一位非常潇洒的学者,他喜爱这种环境和气氛。从他介绍之后,我家也常去那里吃饭。

    灶温好像在六十年代初歇业,后来一度在东四十条西口迤北开过一段很短的时间,也就是今天森隆饭庄的位置,那时已是名同而实异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忆灶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