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曹溪圣水 南华佛茶
    从粤北韶关驱车四十里,峰回路转,曹溪在望。虽然霜降已过,序属三秋,岭南却依然是岫绿峦青,泉水淙淙。经过一片林木茂盛的山麓,向有“岭南第一禅林”的南华寺已在眼前。

    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建于南朝梁武帝时,后来六祖惠能前后在此开堂传法四十余年,圆寂后真身又从新州国恩寺移此,南华寺遂成为“东粤第一宝刹,禅宗不二法门”,历来有“祖庭”之称。自唐代以来,虽历经几度兴废与改建,但六祖真身和一批重要的佛教文物却依然保存在寺中,尤其令我神往的,是那三百多尊北宋木雕罗汉造像。除了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开堂论法,创禅宗南派的故事外,我对南华寺的了解不多,但却与在三四十年代主持过南华寺的虚云法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五十年代中虚云大和尚在北京讲经论法,默祷和平之时。这位虚云大和尚是一位传奇人物,自光绪初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后,曾遍参国内禅林古刹,巡礼佛教四大佛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虚云曾随慈禧、光绪西遁长安,后又去过东南亚等地。三四十年代主持南华寺时,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上层人物往来密切,解放后又任中国佛协的名誉会长,因此有人说虚云法师是一位政治和尚,也不为过。但他的苦行与禅功同时也为人所重,是现代禅宗的一位高僧。至于虚云法师的年龄问题一直是个谜,我在幼年见到他时,据传已有一百一十多岁,如果这样推算,到1959年法师圆寂时,应当是近一百二十岁了。

    我对南华寺神往已久,从六祖惠能到虚云法师,从六祖真身到唐代袈裟、北宋木雕、元代圣旨、贝叶经,对我来说都充满了一种神秘感。1991年深秋,我从广州到韶关。终于如愿以偿。

    南华寺果然壮观,入山门,越园坪,有千年巨樟,天王殿、大雄宝殿气魄雄浑。彼时南华寺主持刚刚圆寂不久,主持寺内事务的是知客传正法师。这位传正法师不到五十岁,人很干练,在韶关乃至广东,也是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他先是陪我一般性游览了主要殿堂,然后来到方丈客堂小憩。休息时,传正法师从南华寺的历史谈到六祖《坛经》的宗教、历史与文化内涵,他也问及我对禅宗的看法。我不是佛教徒,也直言不讳地谈了“佛在自身”的看法,传正法师却很赞赏我的观点。我又向他谈起在五十年代中,我幼年见过虚云法师的往事,传正法师更为惊异,于是唤来六祖殿当值和尚,吩咐他打开殿门,亲自陪我到六祖殿。

    六祖真身就在殿中,坐像通高不过一米,外涂红褐色漆,腿足盘于袈裟内,双手叠置腹前,结跏趺状,法相庄严,栩栩如生。这尊坐像比我原来想像的要矮小得多,但表情生动,气质非凡,是难以想像到的。传正法师给我讲述了保存经过以及历经劫难的情况,看来以肉身干尸夹紵塑成是毫无疑问的。自唐代开元二年六祖真身塑成,至今已然经过了一千二百七十多年,既要经受自然侵蚀,又要遭到人为破坏,得以保存至今,真可以说是奇迹。站在真身前瞻仰久久,与其说是对佛光折射感到的震撼,勿宁说更多是基于凝重的历史感。随之传正法师又命僧人打开六祖殿楼上的门,陪我扶梯而上。

    六祖殿楼上是寺内珍贵文物存放所在,这里有唐代的千佛袈裟,武则天时的圣旨(疑是明代复制)和元代巴思巴文圣旨、血书贝叶经等,平时是决不示人的。陪我从韶关前来的市文化局文物科长说,他分管文物工作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珍贵文物。从楼上情况看,似乎疏于管理,尘封很厚,也有一种不安全感。地上堆放了不少匾额,其中有蒋中正、李济深、李根源诸人的,可能都是虚云主持寺务时的旧物。

    北宋木雕罗汉尚存三百多尊,弥足珍贵,造像极为生动传神,雕工洗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从六祖殿楼上下来,传正法师请韶关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曹溪圣水 南华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