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撤出鄂豫皖
。三十万敌军对鄂豫皖苏区形成包围形势,蒋军吸取前三次“围剿”失败的教训,组成重兵集团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在战术上稳扎稳打,并进长追,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企图“聚歼”红军于长江北岸。

    5月的大别山,战云弥漫。虽然已是深春,但漫山遍野乌云滚滚,翠绿的春色笼罩在浓密的战火硝烟里,时而紧密时而稀疏的枪炮声在远远近近的山林间震响。空中,数架涂着国民党党徽的敌机疯狂地呼啸着向地面俯冲,机枪和炸弹轰鸣着使死神降临四方。地面上,数十万蒋军从四面八方杀进鄂豫皖苏区,残酷的第四次“围剿”开始了。

    大敌当前,采用何种对策抵御敌人的进攻,事关根据地的生存和红军的发展。当时的中共中央被“左”倾立三路线主导,他们不顾敌我力量的对比悬殊,中国与苏联国情的天壤之别,盲目地以苏联革命为模式,要求红军不间断地向敌人盘踞的中心城市进攻,与敌人展开决战,希望通过夺取城市引起全国总暴动,在短期内取得革命胜利。当时的党中央为反对敌人“围剿”给各苏区的训令要求:

    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除以二十五军巩固皖西北新发展苏区外,主力应向西行动,扩大与巩固鄂东苏区,以一个师以上的兵力过京汉路,配合红三军行动,消灭徐源泉、萧之楚等主力,造成京汉路两旁孝感、武胜关间比较巩固的新苏区,必要时可以重新进攻黄陂,威吓武汉,调动敌人进攻湘鄂西的力量,求得战争的解决,以造成包围武汉的形势。

    鄂豫皖中央分局的个别领导对敌情的严重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乐观,甚至认为“从武装力量对比来说,我们已占了优势” 。

    错误的形势估计和错误的战略方针,其结局是可以想象的。尽管红四方面军将士不怕牺牲,浴血苦战,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给当面之敌很大杀伤,但红军自身也遭受极大的损失。敌军仍然按照其部署,逐步推进,红军的战略空间日渐缩小,逐步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处于被动的地位。

    面对危局,身为红四方面军最高指挥的徐向前和陈昌浩认为,我军长期作战,至为疲劳,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决不能盲目硬拼,眼下敌人步步进逼,形势已经万分危急。第三次反“围剿”一结束,他们就向中央分局提出:“回师根据地,休整部队,准备迎击敌人第四次‘围剿’。”

    但鄂豫皖中央分局的领导依然沉浸在前几次胜利的喜悦中,他们不顾敌我力量对比,不考虑我军长时间作战,部队极度疲劳,急需休整的严峻现实,要求红四方面军“不停顿地进攻”,在没有重火器配备的情况下,集中红军主力攻击麻城。

    徐向前是直接带兵的人,知道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在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才得来的,在敌强我弱面前,以疲弱之师去攻击敌人有备之城,这是不符合军事规律的,对红军和苏区都不利。他在会上慷慨陈词:

    自从去年秋天洗马畈战斗以来,我军连续作战,疲劳已极,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休整训练。应当停止外线进攻作战,把主力摆到鄂豫边界,一脚踏在根据地,一脚踏在白区,边休整部队,边掩护地方开辟工作,为粉碎敌人的“围剿”作准备。这样,老区既能巩固,新区又能发展,同时,部队主要就粮于新区,还可减轻老区人民的负担,乃一举数得之策。

    徐向前和陈昌浩的激烈争辩和慷慨陈词都没有效果。1932年7月上旬,围攻麻城作战开始。麻城城池坚固,高大,城墙外有深深的壕沟,易守难攻。面对红军的攻击,敌人收缩外围据点,固守坚城。这一次敌人兵力多,部队之间间隔不大,互相之间也能较好地协调,红军无法实施围城打援。而屯兵坚城之下,无攻坚的重武器,既不能迅速攻克,又必须分兵阻击援敌,消耗疲惫了自己,敌人得以从容部署。敌人采取的是围魏救赵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简介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目录 > 撤出鄂豫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