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战略决策
关的第二天,杜聿明即决心在共军主力部队未赶到以前,夺取要点,分兵两路沿榆沈公路两侧继续向绥中追击前进。

    11月的东北,已是寒风瑟瑟,共产党军队新到东北,粮食、棉衣、武器装备都没有得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很难再坚持下去,林彪决定将部队从山海关等战斗中撤出。

    对此,李运昌在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描述的:“从11月8日至16日,敌以7万人向山海关九门口正面进攻,激战多次均被我军击阻,乃以3个团出城子峪口,迂回山海关和九门口侧后,企图包围我军。我因兵力不足,无预备队阻击敌人,在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下,不得已于11月16日撤出山海关。”

    毛泽东得知山海关失守的消息后,立即电告李运昌、沙克:“山海关、绥中、兴城之线必须坚守,掩护我主力黄克诚、梁兴初部集中锦州,时间至少3星期,多则两个月,望动员民众构筑多道防御工事。”“凡不得已放弃之地必须于放弃前破坏道路阻敌前进;破坏铁路必须采公私兼顾政策(使民众得木料铁轨等物)及将路基掘毁(掘成宽深之坑,使敌不易修复)。”

    李运昌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感到很为难,他如实报告了情况:山海关至兴城一线,共有正规部队1万人,除山东杨国夫师有战斗力外,他属下的冀东十九团、二十二团、驻葫芦岛的三十六团,战斗力都很差。

    中共中央接到李运昌的报告后,改变了计划,11月7日发出了一个综合指示,命令李运昌、杨国夫部在锦州地区节节抗击,既不死守,又不轻易放弃阵地。又命令黄克诚、梁兴初迅速集结到锦西,“待敌深入锦西、兴城线,从敌右侧后突然攻击。”

    杨国夫部刚从山海关撤退到绥中,杜聿明就派十三军追击而至,于是不得不临时部署抵抗。

    国民党第十三军是汤恩伯指挥的部队,在抗战期间,一直未打过硬仗。他们一般是以小部队与敌军接触。听到炮声就撤退,虽然保存了实力,但部队的战斗力非常薄弱。

    17日下午,杜聿明乘车赶到前线督战,忽见十三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掉头向后跑,说是奉军长的命令,前面发生情况,令退后5里。杜聿明立即找到石觉,石对杜说:“共军十分顽强,恐怕今天打不到绥中。”杜聿明观察后,即令石觉以预备队向左翼包围攻击。杨国夫见情况不利,便主动撤退。杜聿明命令当日晚上必须占领绥中,因各部队正纷纷宿营歇夜,石觉不同意杜的命令,二人因此发生了争执。最后决定由石觉的前卫团先去侦察,再去追击。夜间12时左右,该团团长报告说已进入绥中,共军于黄昏后已全部撤走,于是,国民党军队于11月18日占领了绥中。

    杜聿明到达绥中后,下令在绥中休整4天,同时以各种手段侦察中共情报。

    撤退到兴城的共产党军队杨国夫部,伤亡、失散千余人,非常疲惫,战士们既无棉衣,又无鞋穿,战斗力大大减弱。

    林彪查明情况后,感到以当时部队的条件,不要说打胜仗,就是基本作战条件都很差。于是,他致电军委和沈阳东北局的彭真、罗荣桓汇报前方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神,特别加强炮兵建设,以待以后之作战”。

    11月22日,国民党军进攻兴城,杨国夫部奉命主动撒出。杜聿明又急令十三军沿锦榆公路攻击前进,五十二军二师向锦西、葫芦岛进攻,中共军队均主动撤离。这样,在11月22日这天,国民党军连占兴城、锦西、葫芦岛3个要点,并紧逼锦州。

    蒋介石对杜聿明连克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辽沈战役实录简介 >辽沈战役实录目录 > 第二章 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