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解放长春


    周恩来

    10月18日。

    周恩来拟了给郑洞国的电报后,毛泽东还专门致电林彪等,要林彪等充分认识逼迫和争取郑洞国起义的重要性。“望令各部对长春取威迫政策,堵其一切可能逃路,暂时不攻击他,以促其变化。除派适当人员携恩来致郑洞国电,林彪及肖劲光亦可写信给他外,还应选派适当人员与郑进行谈判。”(《毛泽东军事年谱》,第679-680页)由此足见我党我军争取郑洞国起义的诚挚态度。

    10月19日晚8时,第一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派代表悄悄与解放军代表进行谈判,以不破坏武器、仓库等作保证,得到了解放军对他们集体缴枪的同意。当杨友梅把这一消息告诉郑洞国时,无力回天的郑洞国深深地低下了头,默默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为顾及自己的脸面,郑洞国要求把投诚的日期定在10月21日上午6时,并要求解放军在发表新闻时,不要说自己是投诚,而说是负伤被俘。

    10月20日晚11时,“老实人”郑洞国编造了一份战报,给蒋介石拍去了最后一封诀别电,内云:

    10月19日下午7时亲电计呈,职率本部副参谋长杨友梅,及司令部与特务团(两个营)全体官兵,及省府秘书长崔垂言共约千人,固守央行,于10月19日竟日激战,毙伤匪300人,我伤亡官兵百余人,入夜转寂,但匪之小部队仍继续分组前来接近,企图急袭,俱经击退。今晨及午后5时,仅有零星战斗,薄暮以后,匪突行猛攻,乘其优势炮火,窜占我央行大楼以外数十步之野战工事。我外围守兵,均壮烈成仁,恪尽据守大楼以内,兵伤弹尽,士气虽旺,已无能为继,今夜恐难度过,缅怀受命艰危,只以德威不足,曾部突变,李部覆灭,大局无法挽回,致遗革命之羞,痛恨曷已,职当凛遵训诲,恪尽军人天职,保全民族气节,不辱钧命,惟国事多艰,深以未能继续追随左右,为钧座分忧,而竟革命大业为憾,时机迫促,谨电奉闻。

    职郑洞国,10月20日夜11时亲叩。

    10月21日凌晨,解放军独立第九师第一团按时到达郑洞国的兵团司令部,准备接受他们投诚。杨友梅命令特务团对空鸣枪,以示作了“最后的抵抗”,但很快就被解放军制止。这就是国民党中央社后来所报道的所谓“发出最后一弹”。当解放军代表走进3楼会议室时,见有3个人坐在沙发上,便问道:“哪位是郑司令官?”

    “我就是。”郑洞国缓缓地站起身来,神情有些紧张。

    解放军代表客气地对他说:“我们的部队已经进来了,请郑司令官跟我走吧。”

    蒋介石接到郑洞国的诀别电大受感动,命令全文在报纸上发表。10月24日,南京《中央日报》以一篇题为《郑洞国壮烈成仁,三百官兵全体殉职》的新闻稿,报道了长春失陷的消息,内称:

    中央社沈阳23日电,据悉:孤守长春之东北剿匪总部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郑洞国将军,自市区战起,率部坚守核心据点中央银行大楼,与匪英勇搏斗,嗣以弹尽粮绝,终于21日上午发出最后之一弹,壮烈成仁,所属300官兵,亦全体殉职。郑氏18日电致其夫人陈泽莲女士称:“望保重,永别矣!”20日致杜聿明、赵家骧及诸友好电称:“现虽大势已去,当奋斗到底,以保吾党革命军人之忠贞气节,希释劳念!”

    就在南京政府大肆吹嘘郑洞国“发出最后一弹”,蒋介石大张旗鼓地表彰为他“成仁”的郑洞国并要求众将领效仿时,放下武器的郑洞国却受到了肖劲光司令员和肖华政委的热情接见和款待。面对一桌丰盛的酒席,郑洞国的眼睛湿润了,喃喃自语:“好几个月来还是第一次吃这样好的饭菜。”

    经过5个月的城内城外对峙,东北野战军兵不血刃,解放了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辽沈战役实录简介 >辽沈战役实录目录 > 第七章 解放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