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
,当过学校老师和生产队副业队长的吴栋材被派进永联村,担任第七个工作组组长和第五任党支部书记。

    面对一片沙滩地,吴栋材这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受过伤的老战士,心潮起伏。他将班子成员叫到长江边,迎着炽烈的太阳,掷地有声地立下三条规矩:一、要深入了解群众思想脉络,群众想什么,急什么,我们必须心中有数;二、要作好长期扎根打算,不当“飞鸽”牌,以免让群众一次又一次失望;三、要当好一个农村干部,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业,不改变永联面貌,谁也别想走。

    吴栋材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永联村”履新。经过调查了解,他和新的党支部感到,永联村千差万差,最差的还是人的精神面貌。走马灯似地更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一无干劲,二无信心,三无凝聚力,群众人心不涣散才怪呢!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地薄利少,百姓看不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是根本。针对这些情况,吴栋材提出:当务之急是必须找出永联村的致富门道来。

    是啊,永联村的致富门道在哪里呢?走高德康那样的“波司登”之路?可永联村既不靠国道,又连个“小裁缝”都找不出来!走杜根根的路?可永联村通往县城最近的路至少也有三四十公里,再者,永联村不足千个劳力,能把自家的地种好已经够全村人一年忙到头的了!如此边远,如此贫困之地,那些聪明的上海人和城里人别说让他们把钱投到这里,就是诚心诚意拉他们来永联看一眼也不会有人心甘情愿。

    “我们自己干!干好了是我们自己的!”吴栋材在全村干部会议上这样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永联村不是离水最近、地势低洼嘛?那我们就挖塘养鱼!”于是在吴栋材的带领下,村里将150多亩“锅底田”,开挖成120亩精养鱼池。第七个工作组进村的第一年,全村就实现了“水中生效益,岸上增产量”的初步目标。第二年吴栋材趁热打铁,着手建起几个作坊式小工业项目,虽说小打小闹,但也有几万元的收益。如此三年下来,全村积累了近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20万元?你那村子,连狗都不愿拉屎的地方,我们没啥想法!”当吴栋材带着这么一点实力走出村子去跟人家谈合作时,人家这样笑话他。

    “我不信发财就是你们的事!”他重新寻找出路,结果分析当时的市场认为:国家各行各业都在大建设,肯定缺钢材。钢材生意一定好。于是他回来将自己想办轧钢厂的想法跟支部一班人说了。“那得多少钱呀?我们这么个穷村能干得了吗?”有人听了直发懵。

    “我请人估计了一下,办一个小型轧钢厂大约30万元。我们自己筹点,再通过政府贷点。永联村要想翻身,就得有自己的工业!”吴栋材心中早已有数。

    “同意!”

    “我也同意!只要吴书记你的心留在永联,我们就支持你!”

    干部们纷纷举手。

    说干就干!永联村办轧钢厂的消息让百里长江沙滩奔腾起好一阵热浪。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和干部们都在关注这个过去穷得连年底分红都要靠借钱来“意思意思”的江边小村。那个时候他们多数是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吴栋材和永联村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永联村下出的这一着棋竟然是迈向幸福天堂的高招。办厂的第一年,永联村就收回了投资成本。第二、第三年……产值连年翻番,到198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24万元,跨入全苏州百个“千万元村”的行列。

    “这么一个穷地方,也能蹦出个‘千万元’的富裕村,我们苏州就没有一个村子再可以说没有条件上了!”一位苏州市领导听说永联村的事后,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挥动着右臂,冲台下的干部说,“我要的就是永联这样的精神!既然永联村在芦苇滩上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五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