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
   元和村不仅走通了,而且越走越光明:第一年,他们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86万元,比没有实行联产承包前增长了46%,村民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40%,务农劳力人均产粮9266斤,也比以前增长了23%。

    尝到联产承包、规模经营农业甜头的姚得平想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儿。1984年,他在全村联产承包制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更大胆地尝试:以村委会名义,同本村四名手脚勤快的女共产党员、种田能手签订了“合作农场”协议。协议包括了以下四项主要内容:

    一、按照历年生产水平,核定全年向村上缴平价粮、油的数量,超出部分实行村、场五五分成。

    二、按照每年劳力负担25亩地的标准,平时由农场自我调节,大忙时由村办企业负责提供劳力,随叫随到。

    三、为稳定职工种粮积极性,村农场职工实行“工资保底”办法,保证农场职工每月工资不低于村办企业职工同等水平(当时为75元——笔者注)。

    四、强化农机服务工作,村农场农机服务队专门为农场提供从耕种、管理到收获的一条龙有偿服务。别小看了这几条并不复杂的协议内容,它可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第一次出现国有集体经济条件下个人承包性质的“农民农场制度”,也就是农民工人种田制度,它是苏州人的发明,是苏州农民在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大发展后土地实行联产承包时期的一个伟大发明。这种“农民农场制度”,使得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也有效地解决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家庭土地联产承包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因为这一发明了不起,元和村的做法被中央命名为“元和模式”,并且介绍到全国广大农村。

    实践证明,这一“农民农场制度”对元和村实用而有效。四名妇女与村上签订协议后,她们便以“女老板”的身份,又聘了18名志同道合的本村妇女,共承包了全村550亩地,人均负担25亩。第一年她们每个劳力平均生产粮食和油料达14300公斤,平均产值4681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10.6倍,等于每个妇女劳力养活50个人。如此惊人的奇迹,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和官员们感到骄傲,就连联合国粮食署的专家们都感到中国农民做出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一时间,关于苏州有个元和村办起农民农场、一个妇女能养活50张嘴、一年之内实现全村小康生活等等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新闻,从苏州传遍大江南北……

    “元和模式”和“碧溪之路”是上世纪80年代曾经被中央认定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它使苏州乡镇企业在农民与土地之间发生变化的历史时期寻找到了一条可以共生共荣、不断前进的发展道路,因此它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过历史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理当记住当年创造“元和模式”和“碧溪之路”的时代英雄,并向他们表示敬意。

    2007年和2008年,我专程重访过元和村的老书记姚得平和原碧溪乡党委书记之一的闻永昌。闻永昌后来当了常熟市政府领导,他说当年的“碧溪之路”对后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城镇起到了先导作用,就今天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我再到碧溪看一看,“那里的农民都是民营企业的工人了,他们仍然坚持着‘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基本工作与生活状态,这是当年抓碧溪镇建设所起的作用。农民们不用出小镇,同样可以享受城里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种种条件,再者,小镇挨着大伙的家乡,什么事都方便。就是像我这样早在城市工作的人,也愿意经常回到小镇上住几天,因为那里有我的亲朋好友,有我生命的根……”闻永昌说。

    当我再访元和村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唐桂芬她们当年的农场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五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