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
二是服务体系完备配套,据解放初期统计,在解放初盛泽镇上共有绸行83家、丝行66家、染场18家、炼场9家,另有钢扣店7家、棱子店5家、木作(主要是车木等)37家、银行3家、钱庄21家,还有“三产”的茶馆48家、旅馆10家、剧院2家、饭馆37家、成衣店62家、丝线作坊44家等,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完备的丝绸之都。
说到盛泽丝绸业之旺,不能不提出到两件事,一是这里的水,二是一个叫郑辟疆的人。
专家检测,盛泽之水很柔性温性,因为主要是湖水为主,所以它比起其他地方的水更利于丝绸纺织业。说到郑辟疆这个人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但这位盛泽人的妻子的弟弟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费孝通。郑辟疆是地道的盛泽人,小时候家贫,18岁时看到上海的《申报》登出一则广告,上写着杭州蚕学馆招收学员,录取后试读三个月,如成绩优秀者可免学杂费和伙食费,于是郑辟疆就去报考。后来他被送到日本留学,期间他从房东的一位孩子那里偷学到一套日本养蚕技术——这种蚕成熟快、个头大、产丝多,回国后他在山东办学讲蚕桑学,后回到老家苏州创办了女子蚕业学校。解放后一直任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的校长兼任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郑是中国现代丝绸业的奠基者。
“人家勤机杼,织作彻晨昏。”盛泽之盛是曾经的历史。新中国解放后,因为相当一段时间里农村从事养殖和手工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加上一波又一波的“以粮为纲”和“学大寨”之风,盛泽的丝绸业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这里的民间丝绸纺织业和私下贸易之“野火”从来没有被彻底扑灭过,所以在“文革”后期,这里的农民们又在“地下”重操旧业,那时还主要是以“社队企业”为名,使得“丝绸之都”慢慢恢复元气。那个时候化纤产品开始兴起,所以有头脑的人就把目光放到了盛泽之外的广阔天地——他们出外购化纤原料到盛泽来,然后发挥本地农民的巧手和传统纺织所长,渐渐将“丝绸之都”的元气恢复过来。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仍然以集体经济为主,故而农民们自发形成的社队企业和家庭小经济只能依靠“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万水千山”来获得一方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初期的盛泽丝绸市场主要生产单位仍以社队企业和农民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其产品进不了计划市场和国家购销渠道,所以只能靠半地下的非正规市场。此时,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开始与境外市场有一定联系,有从事丝绸业的商人将目光聚到了丝绸之乡的盛泽……
“那时镇上有一个旅馆,叫‘中心旅馆’,地处盛泽镇的中心地段,外地来的采购丝绸的人都住在那个旅馆里。他们来此进行原料供应和收购产品,渐渐这个旅馆挤不下了,于是有居民悄悄将自己的房子出租,虽说很便宜,但当时也算不薄的一笔收入。”在盛泽的一家民营三星级宾馆里,老板这样说,他当年就是靠出租自家的房子起步的,现在已经有三家旅馆和酒店,固定资本超过3000万元,每年收入稳定在几百万元。
我对盛泽的印象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在北京工作就听说老家有个“东方丝绸市场”,而且常在报刊广播中听到其名。“盛泽办起东方丝绸市场,首先要给当时的县长于广洲记头功。”一位早期参与建设盛泽丝绸市场的老同志向我介绍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吴江特别是盛泽一带的民间丝绸业又呈“处处机声响”的局面,但销售方面仍处在低级的“旅馆交易”,即有人将货送到“中心旅馆”,住在那里的外地人将货收购或把原料运来在此卖给当地人而已,因为这种交易在当时还常被误认为是“投机倒把”而打压,故始终没成大气候。可“野火”已经燃起,谁人皆难抵挡。加之温州人的小商品市场和常熟等地的车站服装市场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