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
足的地方,对于我而言,少不了朝圣徐迟先生的“故居”——站在这位大师的雕塑像前,我深思片刻,回忆着自己的30年报告文学之路,突然感到采访苏州、采访吴江的另一种强烈的责任,那便是:写不好故乡的文章,何谈以后的创作。

    出南浔,又见吴江。这使得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都说吴江是吴头越尾了!其实,吴国的“头”尖儿是嵌在越地的尾巴之中的,如果看一下地图,你会惊喜地发现在这里的吴越之壤,好比一对相拥相抱的美丽蝴蝶在亲密着、呢喃着,似乎有诉说不完的亲情与眷恋,故而使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神秘。

    “这个地方叫桃源。”主人指着一片碧水绿地间万顷油菜花盛开的地方,说。

    “桃源?真的是桃花源的桃源?”我不禁起劲地环顾着前后左右这片香花绿地和四处散发清新气息的美丽田野,仿佛置身于陶渊明诗笔下的仙境……

    “大地名就是叫桃源,小地名也确实有一个桃花源的村子。”陪同我采访的吴江同志拿出地图让我看——在“蝴蝶”状的地图“翅膀”端处,我真的很快看到了这两个地名,因而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美池桑竹,桃林密树,还有不远处的飘香黄酒——这就是吴江的桃源。

    “天下黄酒第一镇”、“江苏服装名镇”、“苗木之乡”……这些都是吴江桃源的骄傲。但我却被吴江桃源的另一景致所吸引——满河、满塘甚至满岸的万千家禽欢歌景象……

    在桃源镇边,我走进了一个叫宅里桥的小村,那一阵阵鹅欢鸭叫的歌声将我们的脚步带入一个绿荫下的童趣式庄园:一幢三层小楼后面是一片望不及边际的湖塘水面和成群的鸭世界,以及那花木簇拥的果树林……

    “我们这里是‘世外桃源三家村’。”一位看上去四十来岁的男子快言快语地自我介绍道。

    嘿,莫非陶渊明再世?我不由朝主人生笑。

    主人笑了,说他叫孙建明,是这里的“三家村”村主之一,另两位一个是金洪兴,一个叫纽学康。

    “纽以前是大老板,金是当地有名的养鸭专家,我是半路出家当‘鸭司令’的……”孙建明很健谈,他告诉我,他们的“三家村”如今已成为吴江桃源家禽养殖基地的“总司令部”,“别小看我们,更别小看我们吴江的桃源,全国每年消费16亿只鸭子,有六分之一的鸭子是我们这儿出去的!”

    “鸭司令”孙建明的话叫人生趣,也叫人兴奋,不想水泽之国的吴江经济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吴江的发展模式既不像昆山,也不像常熟,更不像张家港,吴江经济是围着‘水’、绕着‘水’,并因水而兴业的。”一位吴江市领导这样说。

    “水孕育了吴江,水永远是这块土地上最精彩而壮美的文章。”费孝通先生如此总结家乡的生命真谛。站在吴江的小乡村,再回味大学问家为什么一生只做乡村小文章而出大名的问题时,我忽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就是中国的江南水乡经济与水乡文化的生命血脉。

    吴江特色是吴江人和吴江地域所决定的。

    一水带天海,一村连世界,也许便是它多年来屹立和跻身于“全国百强”之列的支撑点。

    难道不是?

    孙建明和他的伙伴金洪兴、纽学康的组合就像这里数不清的一个个小湖塘连结而成后汇出的八百里太湖之水一样,其势磅礴,其美无穷!

    “桃源一带过去就是一个养家禽的地方,几千年来百姓家家户户基本都养一些鸭子什么的,因为这里河湖多,但都是自然状态的养殖方法,更没有形成产业,最多也仅是多养一些鸭子,产一些鸭蛋,换几个买肉、剪布的小钱。自然状态的养殖家禽业没有听说谁靠它发了大财,我们的伙伴之一金洪兴便是一例。”孙建明的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二十一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