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点亮那盏世界上最亮的灯
政府的作为——你能说出世界上哪盏灯最亮?是纽约湾的自由女神右手向前高高举起的那个火炬?是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夜间闪亮的那盏红绸裹着的灯笼灯?还是多伦多电视塔顶照射全城的夜光探照灯?或是横渡大西洋的巨型客轮上那盏乘风破浪的长明灯?
不,都不是。世界上最亮的灯,在中国古镇。
在那些制造照明世界的灯都人心中……
古镇人每人都有自己心中最亮的一盏灯。这灯,照亮着他们奔向展示智慧、聚集财富的征程。
时针回转至1993年那个火热的夏日。古镇的镇政府会堂里,正在举行一次影响这个南国小镇历史的一次重要会议:选举新一任镇长。
本是一次换届的例会,但这回代表几万古镇人民的选举者们显得特别庄严和激动。因为出现在新镇长候选人的名单上,有一个让许多代表感到新鲜而异常的名字:吴润富。
关于吴润富这人,古镇多数代表并不陌生。问题是他不是“机关干部”——虽然他在这之前早已是古镇镇属某集团的总经理,但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镇政府官员。一个连副镇长都没有干过的“老总”要当古镇镇的镇长,这不是新鲜是什么?是思想解放、超前意识?还是在胡闹前面还得加个“瞎”字?
吴润富,时年36岁,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先后在多个乡镇企业做负责人,对经济工作非常熟悉。尤其是该同志忠诚党的事业,体贴和关心群众,特别是有较强的驾驭全局的能力……中山市委组织部领导一字一句地向代表们介绍着。
“吴润富”、“吴润富”……选举表决开始。代表们一个个举起庄严而兴奋的手臂,口中和心中都在念着这个名字。
吴润富,年富力强,懂经济,又爱百姓……选他!
就选他!
古镇的历史又一次掀开新的一页:没有当过一天镇领导的吴润富从“老总”一跃成为古镇镇长,甚至跳过了副镇长这个台阶。古镇镇历史上没有先例。在中山市也属“鲜见”。
“当镇长开始半年,我还兼着原来集团公司经理一职,后来一去才发现这镇长其实跟集团公司老总很不一样。”现今早已是古镇党委书记的吴润富回忆起10多年前初入官道时,如此开怀笑言。
吴润富上任镇长,不像别的官,他是用管企业的“老总”的目光去工作,去剥离那些无效和有害的东西,归拼和重塑那些优良单位——
先跑企业。
一圈跑下来,吴润富发现,古镇不大,但计划经济时期留剩的各式各样的大店小厂却不算少,而且名存实亡、集体亏损个人富足的占绝大多数。
“我的意见是:必须尽快转制!最好集体一个不留……”吴润富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来了个“超级资本主义”。好在这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什么“姓资”、“姓社”的问题已经不在人们争论的视线之内了,但将公有成分的企业“一个不留”地实行转制——说白了就是都卖掉,变成私有化为主体的新型企业形式,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是件非常敏感和超前的举动。
“镇党委,政府想干什么?”改制必然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触动,于是有人质疑这种决策到底是否在为全镇几万百姓的利益着想,这种质疑成了当时古镇的焦点。
“转制是在群众和相关专业部门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多数是以公开拍卖的形式完成的,因此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发生,更不用说我和镇政府其他官员是否在其中谋什么好处了。我的观点非常明确:集体企业办不好,企业只有私人办才能有活路。这个道理其实也简单,产权和利益转制后,办企业的人用的心就不一样了。公有制下的企业赔了是公家的,亏的是集体和国家,赚了是少数人的,更可气的是一些企业亏得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