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奇的“无形之手”
程的是他们义乌人。千万别小看了义乌人这一进一出的运作过程,它对市场形成和促进中国产业发展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有个叫楼香云的服装贩商,最初在上海进了一批丝织方巾,很好销,后来她听说这是嘉兴产的,就拿了方巾直奔嘉兴,到那儿一打听才知这是个距嘉兴市还有20里路的王江泾地方生产的。楼香云一看此地,交通异常不便,当地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但生产丝织产品却工艺精湛,于是说以后你们的产品我全部包了。原本一直为产品销售犯愁的王江泾人听了这话就像见了财神爷,尸是一口答应。从此楼香云每天往这儿跑一趟,几年过去,王江泾在楼香云的一次次奔跑中盖起了一排排楼房,农民们今天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楼香云呢,自然不用说,她的口袋里早已鼓得发胀。像这样的事太多,目前义乌人在外跑生意的约有五六万人,与楼番云一样跑富了自己又带富了一片的比比皆是。
义乌人在历经上面这阶段后,慢慢发现,要使市场不断地有竞争能力,赚更多的钱,以往的那种来回运拨式的生意其成本仍高,而且商品的式样受原有式样的限制。义乌人便动起了脑子:为啥不能自己动手丰产?干呗!这一干不要紧,心灵手巧的义乌人儿乎把各地出现的紧俏商品和尚不被人认识却必大有市场的商品全部给制作出来了,比如有人在广东出现了呼啦圈,三天之后,义乌市场上就能成车成车地批发走,哪来的货?义乌人自己做的呗!
那一年开始流行女式长丝袜,义乌人在三天之内生产出的长丝袜比广州百货商场里销售的还要花色品种多,当然价格低了近一半,袜商们兴奋得夜不能眠,源源不断地从义乌批发,一直批发到今天,而今天义乌的袜子生产量已经是全国的绝对第一,占全国总生产量的三成之上。袜子是义乌市场几万种商品中的一种,几乎每一种商品对义乌人而言,都可以形成他们的某一个拳头产业。这里面的奥妙其实不算太复杂,用他们的术语叫做前店后厂的结果。所谓前店后厂或叫前摊后厂,就是经营者在市场里开个店租个摊,店里摊上卖的什么货,其生产出处就在他的店后或摊后的工厂。别小看了这种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它也许是中国农民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就像曾经统帅过中国工业生产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一样,它正在或者有可能再度成为中国国民生产的半壁江山。在义乌我最初感受到的就是这儿的百姓的房子特别的大,每家每户基本都是一栋四五层的大楼,而义乌城区到义乌下面的城镇,大部分街景都是由百姓自己动手建的楼宇组成。开始我有些不理解义乌人为啥要造那么大的楼?三四口人住那么大的房子不都空着吗?后来我一进这些农户,才方知义乌人的家居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他们一般把一层开设为商店或铺位,直接售货,二楼三楼是厂房,只有最高一层的小部分才是主人的生活用房。目前义乌的四个大市场上,共有六万多摊主,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前店后厂。因此进义乌市场批发货物,你千万别小看了他只有小小一两平米面积的摊主,说不定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位亿万资产的大老板。
我遇到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有一回我到市场来风,见摊主是位卖服装的。看了她不足三米的摊位上放了好几种品牌的衬衣,我问她这多品牌的衬衣都是从哪儿批发来的?女主人一笑,说都是她自己的。我心想,这也许正是那种自己做了一大批各种名称的假商标,然后往别人的产品上那么一贴便冒作自己商品的投机商。女主人听说我是专门来写义乌市场的,又见我如此不信任她的话,便非要带我到她家瞧个实地,否则你大作家凭自己想象—写,我们义乌人的脸面不就全没了吗?哈,女主人很有义乌意识。于是我就跟着到了她家,这才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女老板家竟有两栋五层大楼,光雇用的工人就有600多个。走进她家的厂子车间,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