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崛起在田埂上的中国“曼哈顿”
工场;后来是东一村、西一村的小规模形式,之后便是成片成片的衬衫加工户;再后来就是一个又一个衬衫生产厂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这一过程很有趣,就说销售运输这一块吧,大陈人最早的销售是靠几个妇女提着竹篮或是拿一个布兜搭乘拖拉机什么的往城里的自由市场上自己吆喝着卖;后来是男人们带着样品跑外联系客户,再通知家里发货;再后来是整车整车地往外拉;而今都是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客商自己跑到大陈镇来拉货等货。农民们办厂和经商的方式也随之改变着。由最先的家庭作坊式,到几个人的联户互助式,再由几户联合到大户独立作战势态,发展到现在集团和名牌产品企业领头,与全镇千百户小企业互动并进的局面。集团企业与名牌产品构筑着今天大陈镇作为中国衬衫之乡金碧辉煌的大殿,千百家中小企业则是烘托这中国衬衫之乡金壁大殿的基石和四周的绿地与花园……如此参错有序地产业形式结构,组成了大陈镇今天固若金汤和名副其实的中国衬衫之乡。

    小徐书记指着几乎全为新建筑的街道与两边的楼房说:农民们现在可懂得什么是市场了。我们现在全镇共有400多家制衣企业,为了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过去分散在各村寨的家庭式工厂,现在几乎都搬到了镇上,其中60多家大企业基本都集中在镇上。我们这儿差不多都是过去的一户农民,现在是一个品牌甚至是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品牌的企业。他们往镇上每搬一户,大陈新镇就等于延伸了一段,规模大了一片,现代化了一程。这种符合市场规律的聚集,带来了小镇建设的城市化,企业经营的规模化,地方优势的产业化,供销运输的快捷化,优胜劣汰的竞争化和整个大陈镇自身形成市场的良好气候与条件。而大陈镇自身形成的市场化给我们衬衫之乡原有的优势所带来的好处更不计其数:信息的互用,价格的良性调节,企业与企业之间联合兼并的方便以及共同构筑衬衫之乡的形象与影响度。就在几年前,谁认识我们小小的大陈镇嘛,连义乌这市名在全国也没几个人知道。可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服装业尤其是搞衬衫行业的,他如果不知道或不了解咱大陈镇的行情那他准吃大亏。另一方面,正是衬衫之乡的市场影响力,使得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衬衫行业的经商者都往这里跑,大陈镇本身就成了整个衬衫行业的市场中心和发挥着第一市场的作用。

    面对这种发展,你们是如何适应的?

    这回小徐书记拿出了一份文字材料给我看,那上面是大陈镇1999年18项基础设施投资与实施计划、责任人等情况的详细规划。我粗略一算,总投资超过一个亿。这几年我们镇政府每年都要接近投人这么多钱来完善和改造好小镇基础建设,使小镇真正成为不仅具有产业的衬衫之乡优势,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衬衫之乡的市场优势。他说。

    一个镇级单位每年要拿出亿元资金搞基础建设,钱从何处来?

    当然首先得有实力呗!小徐自豪地说,去年我们全镇工农业产值达到20亿元,财政收人1900万元,农民人均收人6080元。从这个数字上来看,作为镇一级的经济成果已经了不起了。大幅度发展镇区建设,可仅靠政府的力量明显不足,但我们的潜力在于农民手里有钱呀!咱这儿的企业全是个体和私营者,现在的个体、私营者可不是一般了,他们大的几千万、几个亿资产都有。像我们今年要搞的十八个项目中,5000万元的资金是由镇政府出,另5000万元就靠我们的那些个体私营老板了!

    从廿三里的百姓主动出资修路的事,我不再怀疑大陈镇人同样也有义乌人民共同的一种美德:个人富了,从不忘为集体和公益事业。

    大陈镇的今天已经是很规模很超前的城镇了,而仅从政府今年的十八项新投资项目,更让人心潮澎湃。看,他们又要在世纪末的今年内建起美丽如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日记简介 >国家日记目录 > 第四章 崛起在田埂上的中国“曼哈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