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〇、承载文化,扬帆出航
    <span class="center">——读后

    这是一部大书。上下两部的容量,240万字的篇幅,几千年历史的实录,广阔的中华大地的覆盖,都使它具有大书的规模。

    这是一本在出版和写作两方面都获得成功的大书,这样的成功,使它具有了大书的品格。

    先从出版说起。这本书出版的时机,毫无例外地面对了出版界的困境。市场经济的挑战,使一向安稳的出版业,面临沉浮不定的走向。传统的“等米下锅”的被动式的出版,几乎是出版界多年不变的潜规则。但现在是“市场”咄咄逼人,进与退的选择,近乎关联着出版业的尊严。

    的出版过程,在转被动为主动的从业姿态上,堪称效仿之典范。它颠覆了出版业被动出版的潜规则,大刀阔斧地兴起了一项“工程”。这项工程,就其内质来说,它是一次由出版业主动地种植文化的行为。出版者调动了自身能量,又侧重于对社会资源的发现和整合,并逐步展开了一系列经营性的活动,摒除了以往那种“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自我欣赏的矜持,大步踏入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历练自身。

    开展这项工程,出版者首先认定了一个具有思想性的创意——中国治水史。这个创意,思绪延绵千年,视野扩展万里,它的厚重,足以让人动出版之心。

    创意只是一张线条简略的蓝图。组织坚实的大规模的写作队伍,是这项“种文化”的出版工程最可宝贵的经验。对写作者本土化的选择,对写作队伍中领军人物的确定落实,彰显了这个出版工程的实施者们的智慧,更显示了他们清晰的经营思想。正是这个程序的扎实和缜密,铺就了这部书走向成功的关键性的一步。

    接着的媒体造势、严格审稿编辑等过程,不可或缺地保证了这部书的出版畅行。

    总结以上,这部书在出版业上树立成功范例的经验是:出版者不囿于原地,打开大门,走向社会,握住一切资源,从而突破转型期的困境,使出版之船扬帆出航。

    但这仅是出版成功的一个方面。如果把这部书的出版,置于“文化自觉”的平台上来考量,我们还能发现更加深远的意义。

    “文化自觉”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穷尽自己一生学识经验提出的一个科学的文化观,“文化自觉”一经提出,受到各界学人的响应。它的前瞻性,更使它在当前和未来的时日里,具备了文化引导的作用。“文化自觉”提出的背景,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世界各民族及国家之间的文化,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碰撞、交流、汇通和融合,所以,“文化自觉”是未来世界大同前奏中的一个乐章。略去“文化自觉”的许多广博深厚的内容不说,择其要点,是对本土文化的自知,即:我们应当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它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它的优长短缺,它的发展趋势,以取得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资格与资源。

    ,以其所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广大,沿治水史的线络,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无疑,它是大文化的积淀。这正是我们民族向人类文化融汇所交出的一个可经世流传的文本。从这一点看,的创造者们,又是“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其成功的意义,可谓高而深远。

    再值得一说的,是这部书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它是多种社会学科的成功的文学表述。

    治水,无疑是社会学的大选题。水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水利开发沿革,人与水形成的社会经济状况等,都是社会学家的研究专题。由于时间的延续,这些专题可扩展到历史学。

    文学介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范围,会使自身扩展视野,增深内涵。而文学的表述,又会为其他学科插上翅膀,送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目录 > 二〇、承载文化,扬帆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