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篇 天堂之水
说给吴越先民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其后的泰伯、仲雍是以身作则带领土著人破除了“水怪”的骚扰,开始征服这块荒蛮之地的野性;最早开凿的“泰伯渎”给这里的庶民带来了灌溉、航运和饮水等多方面利益;还有像秦始皇、三国时的孙权、主张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宋朝的范仲淹和赵霖,以及明朝的钦差大臣海瑞和在苏州当了五年清官的林则徐等,他们都为吴地做过造田、治水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成为了一代代人的旗帜和战斗号令,多少江南好儿女,为了水利,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甚至奉献出生命。要是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今依然“稻谷香、鱼儿跳”的好风景。

    在漫长而艰难的苏州治水史上,有许多名字需要我们铭记: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景祐元年【1034年】任苏州知州。他热心水利,曾修筑泰州捍海堰143里【后人称范公堤】;知苏州时又兴修太湖水利,创设府学,惠泽乡民。他的《上吕相公书》和《条陈江南、浙西水利》是议论苏州及太湖水利的两篇早期著作,论及问题实际,举措得宜,在当时行之有效,对后来的治水者也有启示,是太湖地区治水有影响的古文献之一。述及苏湖常秀一带,原有较好的圩田、河塘等水利工程设施,苏州并有常设管理专业队伍从事维修养护,产量高,出赋多,称得上“膏腴千里,国之仓廪”。但自皇朝一编印,慢于农政,水利失修,圩田、河塘大半隳废,失去大利。尤以姑苏四郊平洼,受太湖纳数郡之水过境,湖河泛滥,横没诸邑,水灾更重于其他州郡。因此,他积极倡议兴修水利,以拯民困国虚之急。他主张疏浚入江入海各水道,把苏州之积潦分两路泄,即“不惟使东南入于松江【吴淞江】,又使东北入于扬子江与海。”景祐二年,他亲至江浒,督浚白茆、福山、黄泗、浒浦、奚浦、茜泾、下张、七丫等港浦,导诸邑之水,为重兴苏州水利打开了僵局。他主张新导之河【指通江达海港浦】一定要设挡海闸,使“常时御潮防淤,旱时蓄水溉田,涝时开闸排水”。清光绪《常熟·昭文两县合志》载:“范仲淹于福山置闸,依山麓为固,旧址今尚存,人名曰范公闸。”范仲淹还主张裁直吴淞江的盘龙港湾道。这一工程,“范公曾经度之,未遑兴作”。后至宝元元年【1038年】由两浙转运使叶清臣付诸实施,将40里长的湾道裁直成10里长的直道。朱文长称“道直流速,其患遂弭”。他建议每年入秋后,有关部门就要将应开的河渠、应筑的堤堰陂塘之类,调查清楚,做好计划,春季兴役,“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就可农利大兴”。元代任仁发在其《水利集》中赞称:“范文正公,宋之名臣,尽心于水利,尝谓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三者备矣,水旱岂足忧哉。”范公所倡导的“修圩、浚河、置闸”治水方略,仍为后人治理苏州水网圩区的重要理论根据。

    单锷【1033—1110年】,字季隐。宜兴人。嘉祐五年【1060年】进士。存心三州水利达三十年,尝乘小舟往来于苏州、常州和湖州之间,考察水利形势。元祐三年【1088年】作《吴中水利书》,翰林学士苏轼代奏于朝,但未得实施。单锷的《吴中水利书》主要是议论“三州”水害及太湖洪水治理问题。书中指出,水为害苏、常、湖三州,已五十多年,十年之间熟无一二,有人认为是天数,不可治;有人虽深求力究治水之策,但不得要领,找不出水害根源,因循失治。他认为三州水患原因有三:一是庆历二年【1042年】欲便运粮,筑吴江长堤,横截江流,太湖水溢而不泄,壅灌三州之田;二是唐末废去东坝五堰,致使宣、歙、金陵、水阳江之水东灌苏、常、湖;三是宜兴百渎湮塞,荆溪之水不能畅入太湖而为患,其中尤以吴江长堤阻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18篇 天堂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