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篇 洞庭湖,蓝色的问号
催,围垦雄师摆擂台。今朝夏禹来治水,管叫龙王当听差。……‘凤凰’矗立千万年,身肥体胖跨江边。今朝要它翻身转,汨罗江上伴堤眠。……磊石山上摆战场,钢钎铁锤是刀枪。巨炮轰隆震天响,火花四射满山岗。山神上天忙启奏,玉帝吓得无主张。昔日人人都服我,如今个个要我降。”凤凰和磊石,都是山的名字,千万年来,汨罗江就是绕着洞庭湖岸这些低矮的山丘,以一种最贴切的方式,与湘水和湖水交汇。但这一切,从1958年那个冬天开始,到1960年春汛来临之前,被改变了模样:传说中轩辕黄帝张乐洞庭之野、因凤凰和鸣而得名的凤凰山,被称为肥胖的“凤凰”拦腰截断;磊石山,这个位于洞庭青草【青草湖】之间的湖中地标,被屈原感叹“石磊磊兮葛蔓蔓”【屈原《九歌·山鬼》】,在《水经注》、《一统志》和《洞庭湖志》等诸多志、记中详细记载的著名石山,变成了拦蓄洞庭水的屏障,山上祭祀洞庭湖神的庙宇,早已坍塌湮灭杳无踪迹;而汨罗江,被人力扭转改变了流向,一条新的航道从凤凰山中穿凿而出,直流入湖。

    《屈原农场志》收录了85个死亡名单,这是两个冬春之交,3.5万民工参加围垦工程时的死亡人数。令人疑惑的是,场志里的这份名录,题为“1958—1960年汨罗江尾闾围垦部分因公死亡人员名录”,其他的“部分”有多少,语焉不详,也无任何注释。据参加围垦的老人说,天寒地冻,加之又累、饿、病,有的人撑不下去,往工棚里一躺就没有起来;有的人开山凿石时,因事故而死亡;还有的民工,甚至死在赶往工地的路途中。围垦大军中,有一支被监视参加劳动的队伍,这些人当时统称为“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这支队伍中到底“因公”死了多少人,没有任何记载。

    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代,同时又是一个饥馑的年代,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范围内出现严重的饥荒和物资短缺。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汨罗江尾闾围垦工程,到底经过了怎样艰苦卓绝的人力消耗和巨大牺牲,完成了近30万亩湖洲的围垦任务?而从1958年开始那场席卷洞庭湖的围垦高潮中,不仅仅只产生了一个屈原农场,钱粮湖、君山、黄盖湖、茶盘洲……这些地名各异的农场纷纷从洞庭湖中冒了出来,严格的军事建制的围垦管理模式,其中又湮灭多少不堪回首的血泪故事?

    一张旧照片,记录了当初汨罗江新航道通航时的情景,会台搭建在新筑的大堤上,四周人山人海,旗帜飘扬。照片标记为“湘阴县汨罗江尾闾围垦工程民兵师第一团通航典礼”,拍摄日期,1959年元月7日。

    照片的左下角,人山人海的会场之外,一抹细流从狭窄的新开航道向前流淌,细小得像旧照片上的一道折痕——那是被改道后的汨罗江,那是一个伟大诗人以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汨罗江,那是一条缤纷着艾草、汀兰、蘼芜、白芷等美丽植物,与一个叫做端午的农耕节日相伴相随的汨罗江,那是一条让人类敬畏了千万年的江……

    山入平野、江入荒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被带走的,还有什么?

    与水相伴的生存

    有没有一种最惬意最舒展的方式,去亲近这片水域?那不是在“霜落洞庭干”的冬天,更不是在1954或者1998年江湖“南北水”碰头令人惊恐的夏汛时节。是在记载的年代吗?娥皇和女英在长江渊潭里游玩嬉戏的时候,衣袂拂过那浅浅水泊里的浪花,她们无法想象那抹浅水湾,很多年后孕育成浩荡的大湖;是在屈原被顷襄王“怒而迁之”,在江滨泽畔忧伤徘徊的故楚年间吗?诗人心烦意乱乘着骏马离开郢都、又乘上竹筏顺着湖水兀自漂流,可惜他既没备置好辔缰,又没有准备桨楫【“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汜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26篇 洞庭湖,蓝色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