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篇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一、为什么开凿灵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当时的秦王朝主要覆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版图尚未包括岭南,即珠江流域地区。

    岭南,即五岭之南。五岭,也称南岭,之所以称为南岭,是与北岭【即秦岭】相对而言。秦岭为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五岭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秦岭分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五岭分界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由此可见,五岭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自西而东,五岭由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大山组成,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越城岭和萌渚岭是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都庞岭和骑田岭是由湘入粤的交通要道,大庾岭是由赣入粤的交通要道。长期以来,作为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

    这片广袤的“蛮夷之地”,气候炎热,湿润,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大象、犀牛、野猪、虎、豹、熊、鹿及各种鱼类出没于森林与河海之中。柳江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史前人类生活在这里。在秦始皇将岭南纳入中国版图之前,岭南这片土地的主人主要有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百越支系。

    虽然远古的岭南炎热潮湿、林木苍郁、瘴海连天、祸患不测,但却出产有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等让中原人士艳羡不已的珍品。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50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郡,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这段记载于汉刘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的文字,讲述了秦始皇时代一段意义重大的史实,这就是灵渠的开凿与岭南的纳入中国版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50万大军在尉屠睢的率领下分5路向岭南进攻。“塞镡城之岭”的一军面对的是广西桂林北部的越城岭,越城岭南面是百越的西瓯部落,属于现在的广西;“守九嶷之塞”面对的是广西贺州东北的萌渚岭,萌渚岭南面也是百越的西瓯部落,属于现在的广西;“处番禺之郡”面对的是湖南郴州南面的骑田岭,骑田岭南面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属于现在的广东;“守南野之界”面对的是江西西南角大余县南面的大庾岭,大庾岭的南面也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属于现在的广东;“结余干之水”面对的是江西上饶南面的武彝山,这个区域是百越的闽越部落,属于现在的江西与福建。

    五路大军中,进展最顺利的是“结余干之水”的一军,迅速取得胜利,在福建境内设置了闽中郡。与南越部落接触的“处番禺之郡”和“守南野之界”两军也比较顺利,进入了广东。然而,西面“塞镡城之岭”和“守九嶷之塞”的两路大军却遇到了西瓯部落顽强的抵抗。战争持续了3年,仍没有结果。

    西面两路秦军不能取胜的原因:一是因为越城岭地势较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导致秦军粮草供应不上;二是因为西瓯部落所在地区丛林密布,江河横流,地形复杂,北方人难以适应;三是因为这两路秦军面对的是顽强的西瓯部落。秦朝以前,北人多次入侵西瓯之境,但都未能成功。舜帝南巡,死于苍梧,有传说是死于战事。西瓯部落人民强悍,对外来入侵者抵抗顽强,并且熟悉本土地形,所以面对技术先进、武器精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秦朝大军,仍然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使秦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42篇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