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篇 北京的水
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十倍、巴拿马运河的二十一倍,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如果从东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扬州附近修筑大运河最早的一段邗沟开始算起,经过隋朝的打造形成南北大运河,历经唐代航运的繁荣,到元朝打通京杭大运河北京城里段,至明清以降,末代封建王朝后期由于有了现代陆路交通而弃运河航运水路不用,大运河前后共持续了一千七百多年。它是连接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三,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的物资供给和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繁荣靠着这条航道勾连,通过它,南方的贡赋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元、明、清三朝将都城建立在北京后,“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这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朝廷就变得愈发重要。明朝和清朝更是在南方淮安府城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漕运机构,负责一应漕运事宜。足见京杭大运河这条南北运输线的重要性。

    大运河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时代修通了从首都洛阳到北方军事重镇涿郡【今北京市境】一段,大约在今天北京城南凉水河附近。隋朝时,涿郡为重要边关要塞,是北上征辽的大本营。隋统一后《隋书·炀帝纪》记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工程当年完工,全长950多公里。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卫河和永定河等自然河道开挖加深,直通涿郡。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的北段至此打通。三年以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大运河首航,隋炀帝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及征伐辽东的米粮物资从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水陆兼程,航行数日,最后抵达涿郡,视察北方军机要务。一时间运河里船只樯帆遮日,绵延千里,场面蔚为壮观。

    元朝将首都定于北京称“大都”之后,继续改造开发利用隋朝的大运河,将其北段部分截弯取直,使江浙一带的粮食物资不必绕道洛阳而能够直接运进北京。在北京城外围,元代修建了济州河、会通河两条人工水道,在大都城里,则修建了通惠河,连接通州码头与皇城中心的积水潭。济州河南起济州即今济宁南面的鲁桥镇,北到今东平县须城的安山,长75公里。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125公里。这两段运河开凿成功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北京通州。

    大运河在北京城里的部分则利用新修的通惠河连接起通州张家湾港口与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河水取源于北京北部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转,下汇诸多山泉,至瓮山泊——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在这里汇集蓄调然后流出,贯通京城至积水潭,又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南方漕运船只络绎不绝可直达都城中心的积水潭,积水潭成了船只汇聚的大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凡。这条新的人工河道,于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秋,被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

    至元朝开凿的这三条水道贯通后,全长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工程全部完成,隋朝以来的南北大运河才真正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京杭大运河”,漕船北上直接达到了北京城。明、清时期,虽然将通惠河进城的终点站码头从积水潭改到了紫禁城外大通桥和二闸一带,大运河两岸仍然是京城最繁荣的地带。大运河的流淌,给古老的北京城留下一系列重要运河文物和非物质运河文化遗产。

    <h4>2.北京城成为戏剧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44篇 北京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