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篇 辽河入海水轻清——辽宁治水散记
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继续建立和完善了以水养水、以电养水的有关政策。一是调整水价,1989年、1990年两次调整水价;二是建立小水电发展基金,促进小水电发展,5年间全省建成投产水电站6座,中小水电总装机达到13.22万千瓦,年发电量2.7亿千瓦时;三是继续发展水利综合经营,重点放在渔业生产上。到“七五”末期,全省水库养鱼产量达到800万公斤,其中大伙房水库突破130万公斤,亩产突破15公斤,成为三北地区产量最高的水库。全省水库管理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988年在全国大型水库经济效益指标评比中,清河、大伙房水库分获第一、二名。
辽宁的年年都治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比如,在1958—1960年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大办风”盛行,大量水利工程盲目兴建,其中有相当一批工程终因财力不足和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半途而废。文化大革命中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由于不尊重科学,许多工程蜂拥而上,搞所谓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致使许多工程不能运行,有的运行不久即被洪水冲毁,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的轰轰烈烈治水,缺乏科学论证、光图快,图多,而不图长久。这样劳民伤财的违背规律的蛮干做法,其根源除了愚昧无知外,还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思想作祟,其精神一点也不可嘉。
建国初期,建在辽河水系抚顺地段的大伙房水库,至今雄伟地立于不老的青山绿水间,像在告诫我们:治水治洪,必须虑及子孙万代,着眼千年大计;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程序,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质量、统一竣工验收标准,使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人民,造福国家。
大伙房水库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当时全国规模第二大的水库,位于辽河支流浑河上的沈阳与抚顺两大重工业城市之间的大伙房村。其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公里,占浑河流域面积的47.4%,总库容量21.87亿立方米。当初,一提出规划设计项目就相当谨慎和缜密。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为了根治辽河水系的浑河水患,首先是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水利总局做了周密调查与规划,于1952年8月提出《大伙房水库计划任务书》。10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水库工程局,在水利部沈阳勘测设计院编制的《辽河流域规划要点》中,确立大伙房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的多目标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方案明确规定,“土坝按一级建筑物设计,即以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输水道和溢洪道按二级建筑物设计,即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这是堂堂的人民政府红头文件啊,字字千钧地写着千秋耀眼的亮点:“以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
1957年6月,水利部沈阳勘测设计院又提出《浑河大伙房水库改变运用方式报告》,水利部以“水设管理字第1890号文件”,批准同意采用运用方案中的第六方案,即主溢洪道堰顶降低3米,增设闸门;防洪限制水位由118.3米提高到126.2米,最高水位由128.0米提高到128.6米,增加净用水量2.91亿立方米。1976年、1977年,辽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提出溢洪道改建工程设计和保坝工程设计,增高了土坝和第二非常溢洪道。整个大坝的完工使用正好是在全国开始盲目大跃进的1958年,所以水库的科学设计和科学施工,以及科学改进,基本符合自然规律,是按科学规律建设成功的。至今库区风景如画,百姓安居乐业,引四面八方游人络绎不绝,并继续发挥着辽宁水利事业“领跑者”的不可替代作用。大伙房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