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8篇 千古之水倒流记——星云湖和抚仙湖出流改道
    公元2003年,云南玉溪有一个大创意的工程开始不声不响地进行。守在滇池边的昆明人多数不知道这事儿。昆明人只关心眼前这个老治理不好的滇池,几十个亿丢下去了,还是收效甚微,对近在不足100公里外的两个高原湖泊——抚仙湖和星云湖,无暇顾及。他们隐约知道,星云湖的水质急剧恶化,它的命运也许会同滇池一样,他们还隐约知道抚仙湖的水也正在受到污染,他们所不知道的是,玉溪人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改天换地的创举——

    两湖一河的图景

    我是一个从小在滇池边儿玩泥巴长大的孩子。每年夏天我都要在滇池游泳,那时的水很清,小鱼儿会痒酥酥地咂着我光滑的腿。以后呢,不知不觉中小鱼儿没有了,那种感觉一去不返,水开始浑浊起来,有几年水面铺满绿绿的藻类,要不就是成片成片压得水都透不过气的水葫芦,在滇池边游完泳后,全身浮满一层脏东西,发出一股腥臭味儿。渐渐地,没人下水游泳了,湖边的游泳区不再有人光顾了,岸边冷清、荒凉起来。我后来到抚仙湖去游过,幸好不远,1个多小时的车路,那里的水像几十年前的滇池水,清澈见底,几米下的湖底闪动着阳光的光斑,那些石子和沙粒都清晰可见。我清楚地记得,滇池水的急剧污染变质,也就是在短短的30年间。而一个湖泊的存在,却是亿万斯年!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将一个亿万年的湖泊污染,真让人惊诧莫名,对天浩叹啊!!

    抚仙湖和星云湖是两个姊妹湖。在古代,这两个湖是相连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两湖分开了。抚仙湖是云南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深水湖泊,星云湖在它的东北边,是陷落性浅水湖泊,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它们以南,还有一个杞麓湖。在三湖之西,是玉溪市。千万年来,水是这样流的:星云湖——抚仙湖——海口河——南盘江。

    在星云湖和抚仙湖之间,有一条唯一的通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隔河,这水就源源不断地从星云湖流进抚仙湖。没有办法考证隔河的历史,当初它可能是一条自然河道,大约在清代,它已成了现有的模样儿,河边有少量的石砌河岸。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隔河两岸全部加衬了石砌堤岸,保留了全部的古树,至今还能见几棵老树从堤岸的石砌中伸出,那一年整治隔河时,还在隔河的中段修了一个船闸。这船闸能控制两湖的水位,也能通航一些小货船。通过的方式就像葛洲坝过船那样,用前后闸提高或降低水位,这样船就能从下游驶向上游。就是说,可以从抚仙湖驶进星云湖。它当然还起到泄洪和保水的多种功能。别小看这个船闸,据说它还是珠江第一闸呢!

    我看过船过船闸的情景,很有趣。那是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但第一个想出这个办法并实施的人真是天才。

    这隔河仅长2.2公里、深5米、宽8米。

    这是两湖间唯一的通道。一条小河将两个湖串联起来,像一条玉带穿起了两颗高原明珠。果然,后来人们在湖边码头处就有了玉带宾馆这个美妙的名字【同时也把这条隔河改叫玉带河】。

    形如葫芦状的抚仙湖和状如月牙儿的星云湖就是被这条玉带穿起来的。这情景很有诗意并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因此,在隔河中部沿山势建有小巧的亭台屋宇和回廊,那里的岸边是一片嶙峋的山石,石上有石刻的碑名“界鱼石”。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民间相传,两湖之鱼,从不过界,故名。这又是为什么呢?说法很多,有说是山石的奇形怪状投影到水中,鱼儿害怕,不敢过界。石上还有些碑刻记其趣:“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咫尺隔鸿沟。”另有碑刻,其一为“石怪鳞惊”,是过去一位县太爷题的;另一题刻为“鱼各有性”,是又一位县太爷题的。时间过了上百年,20世纪80年代任江川“县太爷”的普朝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58篇 千古之水倒流记——星云湖和抚仙湖出流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