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8篇 千古之水倒流记——星云湖和抚仙湖出流改道
说:前一位题的没科学性,后一位题的才有科学性。这位云南大学毕业的“县太爷”认为是水质和水温的差异造成的。他说的有道理。

    抚仙湖的特产是鱇浪鱼和金线鱼,【浪字应写做鱼字旁加一个良字。】鱇浪鱼对水质要求极高,不愿游向上游的星云湖;而星云湖中的大头鱼和小白鱼,喜食富营养的食物,不愿到下游的抚仙湖。

    两个湖,一条连通两湖的小河,湖水清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缓缓地从星云湖流入抚仙湖。——这就是两湖千百年来的水系图景。

    抚仙湖的梦

    近10多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绝大部分生活用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星云湖,再加上农业化肥的流失入湖,星云湖的严重污染日甚一日,且越来越厉害。当人们在上个世纪中期漠然视之到上个世纪末开始醒悟时,已为时过晚。它的命运跟滇池一样——到这个世纪初,星云湖的水质已下降为Ⅴ类水,星云湖每年进入抚仙湖的水是4000万立方米。它成了抚仙湖最大的污染源。抚仙湖的水质迅速下降,人们记得原先透明度10米深的湖水,到90年代只有六七米深了,南部的进水口处形成几公里的污染带,抚仙湖部分湖面的水质已降至Ⅱ级。湛蓝的湖水已开始黯然失色。

    有一组关于抚仙湖的资料:抚仙湖的湖岸陡峭,岸滩不发达,底质多为岩石、砾石或粗砂,这样,沿岸带以大型的水生植物为主的水生生物很少,仅占湖面的不足0.1%。这些植物本是藻类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由于缺乏它们,湖中的富营养化极易形成,蓝藻的暴发可能性很大。有一年人们开始在星云湖里放养太湖来的银鱼,不料不懂规矩的银鱼却过了“界”,通过界鱼石跑到抚仙湖去,并大量地捕食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本是藻类的天敌,这就使藻类的发展失去了控制,抚仙湖发生蓝藻水华的危险性更大了。这银鱼繁殖快,生长期短,每年在湖中捕捞不干净的银鱼死后尸体也会污染抚仙湖。可见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常常得不偿失。关于蓝藻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外省培殖了一种虫,叫食藻虫,广告词是:“用虫吃蓝藻,有多少吃多少”。据说滇池试验了一次,这虫只有跳蚤大小,它吃藻,可是连鱼虾也一起吃掉。抚仙湖有那么多鱼虾,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消灭蓝藻让人煞费苦心却没找到良策。生物链有时非常脆弱。2002年6月,抚仙湖首次蓝藻大暴发!

    抚仙湖南北狭长,入湖的星云湖水从南进,而抚仙湖的出流口海口河位于东岸中部,远离两端。所以抚仙湖有“纳污吐清”的特性。

    抚仙湖一旦污染,将是不可逆转的。

    人们说,抚仙湖和星云湖是两个会做梦的湖。

    那万顷碧波曾经孕育着古滇国的文明。那是产生的年代,在气候温和、水美草丰的两湖流域,是古滇国稻作文明和青铜文明的发祥地,光彩夺目的光辉领先中原辉煌了几百年。秦灭诸侯,古滇却立国,汉诛西南夷,却赐了滇王金印,古滇国煌煌的光芒至今还闪灼在那些青铜器上。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古滇国的身影消失了,也许那古滇的城垣真的沉入湖中深深的梦乡?这是一个神秘的梦,诱人的梦。抚仙湖还沉睡在深深的梦境之中。

    我们今人怎能让母亲湖做一个噩梦呢!

    奇思妙想:让湖水倒流

    刻不容缓的严峻课题摆在云南玉溪人的面前。

    所有的人,特别是玉溪几任市委、市政府领导一把手和相关的科技人员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一直想弄明白是谁最先想出了这个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目前玉溪正在进行的方案。这是一个石破天惊、改天换地的方案。玉溪人要让湖水倒流,不再让星云湖的Ⅴ类水流入Ⅰ类水质的抚仙湖,相反,让抚仙湖的水流进星云湖。这是个大胆的奇思妙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58篇 千古之水倒流记——星云湖和抚仙湖出流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