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9篇 钱塘东去
至大禹治水成功归来。禹即位天子归大越后,曾在绍兴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会稽山,另一次则是在涂山。这段记述,确认大禹之妻为涂山人。涂山又名旗山,与其西面的鼓山遥相对峙,形成旗鼓相当的地形,相传这里是孕育帝王的风水之地。民间野史称明建都金陵时,国师刘伯温曾来此,毁禹庙,破鼓山,其目的是为保大明王朝万世基业。可憾如今明朝已逝,涂山却依旧。现在的涂山上建有大禹庙,据专家观测,此庙的建筑年代当在南朝之前。而当地史载:“圣姑从海上乘石舟兜帆至此,遂立庙。”可见涂山女娇对大禹的感情甚笃,而大禹两次会盟诸侯,其中一次选址涂山,想必也是对其妻女娇最好的纪念。

    大禹治水在绍兴也留有痕迹。大禹出生以前的绍兴地区也经常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蛮之地。等大禹到了这块荒蛮之地,采取凿山疏流方式,将滔滔洪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这个说法从浙江的地形位置分析,其实完全成立。因为绍兴边缘与杭州湾毗邻,而杭州湾为钱塘江入海口,民间俗称杭州湾两岸为海涂,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若干年间,也曾经掀起过围海造田的运动。现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围海造田的决策也许并不是上策,因为从海滩上所造的田,非良田,多为盐碱地,一般只适宜种植甘蔗和西瓜,并不适种水稻、小麦或油菜,所以,这些海滩上围填的土地后来有不少成为工业用房。但是,钱塘江涨潮时引发的洪水,却的确经常侵袭沿岸百姓,围海造田更大意义上是一种防洪手段。后来,浙江省政府作出加固、建筑1000公里海塘的决策,才从源头上解决了洪水入侵问题。而大禹在绍兴的治水策略获得成功后,使绍兴成为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绍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不仅每年去大禹陵公祭,而且在完成环城河的治理后,特在河边建治水广场,并塑大禹像一座。以下这段铭文的撰写者姓名不详,但却可从中看出绍兴人民对治水先驱们的敬仰,以及讴歌绍兴市民治理环城河的业绩,为当代绍兴治水史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越中大地,依山濒海,江流纵横,河湖棋布,虽有舟楫鱼米之利,亦多海潮山洪之患。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继大禹之后,历代皆以浚河为安民要务,治水为治越首策。越王勾践建山阴故水道,东汉马臻营八百里鉴湖,晋凿运河,唐连海塘,明汤绍恩造三江闸,经千百年之努力,水利之业,代有所成。

    1999年夏,绍兴政府投资10亿余元,在两岸新砌堤墈24公里,并于河旁建公园,筑广场,开绿带,计50万平方米。治水广场地处鉴湖之滨,近傍马臻墓,远眺会稽山,内设治水纪念馆,陈列自古至今之治水业绩。并塑大禹、马臻、汤绍恩诸像。既以表彰先贤功烈,亦以策励来者。

    <er h3">二

    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江河道曲折,上游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间,中游为丘陵,下游江口处呈喇叭形状,江口逐渐展宽。主要支流有乌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曹娥江等。

    钱塘江首先是因钱江大潮而著名。钱江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喇叭状海湾,钱塘江外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而到达嘉兴的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9篇 钱塘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