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篇 钱塘东去
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产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自然景观。潮水到达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于是,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除了上述地理学方面的原因,特殊的气象条件也是形成海宁大潮的重要原因。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交,东南风盛行,风向与潮波涌进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势,推波助澜,而潮波的传播在深水中快,在浅水中慢,钱塘江由深变浅的特点极为突出,这种特殊条件,能使后浪很快赶上前浪,层层巨浪叠加,形成潮头。此外,潮涌与月亮、太阳的引力也有关。东汉有一位思想家叫王充,他在著名的《论衡》一书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因为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钱塘江大潮的起因,不外乎地理与气象,但是在浙江民间,却另有一个悲壮的传说也令人叹息。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如今江苏、安徽一带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轻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于是,他们的满腹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有关钱塘大潮的各种传说在浙江民间代代相传。不过,有一个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人看着钱塘潮长大,最后却被平静的湖水吞噬。国学大师王国维诞生在盐官这座小小的古镇上,也许从小看惯钱江潮的澎湃,与水有缘,最终,王国维也止于水,投进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其因据称是因为国民革命军北上,在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后,曾被梁启超赞誉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的一代国学大师再也没有浮出水面。王国维之死,被认为是国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无论是以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来看,王国维的死都是令人扼腕的,不过,钱塘大潮却并不会因此而停歇甚至于有所收敛,依旧年复一年,以无比壮观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历代文人在观潮之后留下的诗文也为观赏钱江大潮推波助澜。比如苏轼在《观浙江涛》中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哪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的《十七日观潮》一直被人们传颂:“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范仲淹说:“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杜甫也留下了感叹:“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还有刘禹锡的《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孟浩然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大诗人李白也岂能错过如此壮美的自然现象,他在看过汹涌的钱江潮后,诗兴盎然,写下一首《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至于先于苏轼在杭州市履职的白居易,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