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分 曾参
曾参字子舆,曾皙的儿子,小孔子四十七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
曾参的品德很高尚,与世无争。性格上,曾参很像颜回,但是不如颜回。曾参以孝著称,《孝经》就是他的作品。
应该出于曾参和他的弟子,因此才能保持公正和真实。曾参,也是曾姓公推的始祖。
10.1(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学生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晚年,孔子喜欢讲“道”,就像从前喜欢讲仁。这里的道,实际上是思想的意思。
注意这段话里的“子出”,意思就是孔子去了曾参那里,而曾参可能正在向弟子们讲课。曾参对孔子的话只回答了一个“唯”字,而不是借机发问,说明什么?说明曾参根本不想问。而最后一句曾参用到“而已”,意思是“不过如此”。所以,这段话里潜藏的是曾参对孔子的不敬。问题是,曾参一向是个很敬重孔子的人,为什么这一次这样表现?孔子到了晚年,有些老年痴呆,喜欢絮絮叨叨,一句话翻来覆去说,因此,弟子们都有些烦他。这一次的情形一定是曾参正在上课,孔子进来插了一句,曾参知道老师想说什么,怕他说起来没完,因此简单回答一个是字,孔子识趣地出去。
这个“一以贯之”,前面孔子就对子贡说过,估计,孔子见谁都说。
人老了,难免爱絮叨。虽然人家不好意思说你啰唆,心里肯定是不耐烦的。
10.2(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曾子向学生们讲自己做人的原则。
孔子去世之后,基本上,曾子算是或者自认为算是孔学正统。不过从曾参的三句话的顺序看,做人的要点首先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周围的人群以及君主建立良好关系。其次,要有朋友,并且相互信任依赖。这两项都办到了,再去钻研老师教授的学业。
这个顺序,与颜回恰好相反。所以,尽管两人看上去性格相似,曾参比颜回要更现实很多,最终的结果也要好很多。
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要广交朋友,这样才能立足社会。要想混得更有档次,就再好好学习知识。别说,曾参这个原则很实用。
10.3(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简言之,就是师古,这是孔子早期的思想。古人敬畏祖先敬畏鬼神,让人们内心有敬畏,行为就会有底线。
没有信仰,内心没有敬畏,因此道德无底线,什么都干得出来。
10.4(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借用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