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一名出色的御史当上了总督
京城,这一辈子只能做个御史。要是哪天,髙迎祥、李自成他们的队伍打进来,当了这座宫殿的主人,你接着给他们当御史去!

    杨鹤震动: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不做陕西三边总督就是那个意思!什么按惯例不应转调外任,什么吏部在报复你,它吏部报复你什么了?你这是在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是叫你去坐牢充军!当初你怎么说的,要为我大明培养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士大夫元气,说得多好啊,把我眼泪都说下来了,可现在呢?你就这样用嘴皮子培养元气啊?!

    杨鹤跪下来:皇上,我是怕误国误君啊……

    崇祯摆手:你太髙看自己了。国家这么大,你一个人误得了吗?误君?你这是在骂我有眼无珠吧?

    杨鹤惶恐:不敢!只是我杨鹤确实能力有限啊……

    崇祯:能力是不是有限,不靠说,靠做。陕西三边已经好几个月群龙无首了。国事危急啊,你的能力怎么样,到那里试一试就知道了。

    杨鹤最终还是走马上任了。

    不去又怎么样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杨鹤是不去不行。

    于军事,杨鹤完全是外行。他这一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御史,但绝成不了一名合格的将军,尤其是陕西三边的总督。

    陕西三边是什么地方,那是虎狼之地。流民造反,士兵哗变,是大明局势最混乱的一个地方所在。

    靠什么收拾残局?总督杨鹤展开了非职业军官的思考。在杨鹤看来,解决陕西三边的问题,办法无非是两个:一是剿;二是抚。剿要有兵,抚要有银,目前来看,条件都不具备。

    但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否则陕西三边的棋就是死棋。事实上,作为一个曾经的御史,一个军事的门外汉,杨鹤本能地倾向于抚。抚有施仁政的含义在里面,又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是髙超的外交艺术,是一个温情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经边策略。说到底,这是一个动嘴皮子的活,这样的活,杨鹤喜欢,也擅长,但是剿就不同了。它是暴力,是生灵涂炭,是仇恨和因果轮回,说到底是一个纯技术活,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这样的活,杨鹤不喜欢,也不擅长。

    不过,真要抚的话,需要朝廷拿出一大笔钱来解决流民的生计问题。这个,皇上会同意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杨鹤上疏了。他说延安一府十九州县,造反的流民怎么剿也剿不定,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咱们抚,就要真心实意地抚,真金白银地抚。在抚民这个问题上,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咱们这是要抚民不是愚民。咱们解散造反的流民之后,必须要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那就要给他们买耕牛、种子,要让他们自食其力,要让他们觉得生活有奔头。换个文绉绉的说法,那就是心头要常常涌起希望感而不是绝望感。这样,他们才不会再次选择造反。正所谓抚局既定,剿局亦终。

    崇祯接到杨鹤的奏疏那真叫一个喜忧参半。喜的是杨鹤对解决陕西困局有了新思维,自己没看错人,很好。忧的是,杨鹤一上任就开口要钱,这不好。抚是可以的,但要钱不好,很不好。别说朝廷现在没钱,有钱也不能随便给啊。这几十万造反的流民每人要买耕牛、种子,弄不好还要替他们盖房娶媳妇,那得要朝廷花多少钱啊。朝廷给他们这些钱,是不是有花钱买平安的嫌疑呢?再说了,朝廷现在欠各边防部队的兵饷海了去了,如果到头来当兵的没拿到钱,造反的流民却拿到了安置费,这局势还不大乱啊?大家都不给,还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可我这屁股只要稍微一坐歪,老母鸡会变鸭,当兵的转眼会成土匪——这他奶奶的太有可能了。

    崇祯在犹豫,但局势的发展却由不得他犹豫了。

    新任陕西巡抚练国事报告说,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朝的死弯儿简介 >大明朝的死弯儿目录 > 第一节 一名出色的御史当上了总督